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先心病治疗 >> 先心病如何治疗 >> 正文 >> 正文

盱眙乡贤录之七莫绪明奔跑在抢救心

来源:先心病治疗 时间:2018-10-5

?提示:点击上方蓝字↑↑↑一键免费订阅!

莫道男儿心如铁,将试手,补心裂。

——题记

今年4月,“

南京发布”转载一条“中国名医百强榜”消息称,经调研全国家医院,查询了名医生的专长、手术量、科研成果,将11个科室细分为62个专业,每个专业筛选出顶尖高手,打造出《中国名医百强榜》,南京地区有12位医生上榜。作为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的专家,医院副院长、心胸外科主任莫绪明理所当然地榜上有名。

莫绪明从事小儿心胸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20余年,期间创造了诸多国内省内第一。迄今为止,我省所有婴幼儿先心病的手术,均为他带领的小儿心胸外科开展,特别是在新生儿心脏外科领域有较高造诣。“莫绪明,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连续多年和美国、加拿大等合作开展心脏外科手术,在国内率先带领先心外科医疗队走出国门,协助越南开展了婴幼儿心脏外科技术。本期介绍莫绪明和他的新生儿心脏外科手术。”这是9年中央电视台知名专栏《人物》对莫绪明的简介,为他制作和播放了近30分钟的专题片。

(图为莫绪明参加中国心脏大会。)

用莫绪明的话来说,小儿心脏外科专家不仅需要是一个医学家,更需要是一位艺术家。一位优秀的小儿心脏外科专家必须有一双雕塑家的巧手、一个艺术家的思想和一种医学家的胆略。可不是吗?那一颗颗心脏,承载的是脆弱的生命。

由于种种因素,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达到千分之七。在我国,每年都有15-20万名的先心患儿出生,这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痛苦。有些儿童的心脏常常是小如鸽蛋、嫩如豆腐,在这样的心脏上面动手术,需要带上放大镜才能操作,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传统的医学观点认为:先心患儿通常需要3岁以上才能手术。

(图为去年莫绪明参加第十届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年会。)

正常的心脏都是相似的,而不正常的心脏确是各有各的不正常。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可谓千变万化,有些甚至在教科书上从来都没有提过。面对这样的心脏,手术者需要大胆而又正确的判断,需要百倍的细心,以及独到的经验。几年前,莫绪明和他的团队就已经自豪地宣布:在医院,小儿如被检查出患有心胸疾病,在决定手术与否时,完全根据病情需要,而不再考虑极小年龄、极低体重对手术的限制。一个个奇迹也在这里诞生:医院系统第一例小儿心脏移植手术,国际上年龄最小的心脏肿瘤切除手术,全省第一例出生仅17小时新生儿心脏手术,全国最小年龄(出生11天)室缺镶嵌手术……

莫绪明曾会诊过一个体重仅1斤4两的新生儿。这个孩子出生后就严重呼吸困难,经检查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如果不尽快手术,孩子很快就会死亡。国内从来没有给如此小的孩子做心脏手术的先例。对于这样一个低龄、低体重的新生儿,谁也不能预料手术刀划过孩子的心脏带来的是新生,还是生命的戛然而止?但是,对于这个已经命悬一线的孩子,莫绪明毅然决定,马上手术。

可是,人们又不禁担忧:哪里有适合这孩子的微小手术器械呢?哪里又有适合这孩子的细小的缝合线呢?而莫绪明胸有成竹:以前偶然看到眼科手术用的眼睑扩张器可以派上撑开器的用场,至于缝合线嘛,只能用最细小的0.3毫米的那种,拿在手里头比头发丝还要细,不仔细看都看不见呢。此时的莫绪明像是一个指挥千军万马、调度有方的大将军:检查、麻醉、切开、缝合、观察、监护……一切过程有条不紊;助手、麻醉师、护士、医生……一切人员密切配合。手术顺利完成后,新生儿被送进重症监护室。莫绪明守在那里,以便随时处理突发情况。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经过日日夜夜的努力,患儿呼吸慢慢恢复了正常。手术成功了!患儿成活了!

这次手术带来的震撼是全方位的,它促使人们深层次思索,并将眼光投向了更深更远处。追求小年龄、低体重手术绝不是心血来潮,莫绪明总结国内外文献资料得出:50%以上先心病患儿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在1岁以内死亡,2岁以后即使再作手术,也将对许多患儿造成终身影响。为此,莫绪明多年坚持不懈地呼吁:多数患儿最佳手术时间在1岁以前,最好不要超过2岁。经过持续广泛地宣传,目前国内许多医生都认可和接受了这个观点,无数个幼小的生命有了希望!

(图为手术时的场景。)

在莫绪明看来,每位病人都是一张考卷,每天面对许多未知数,他对小儿心脏外科充满了科学探索的乐趣。由于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在全国的知名度很高,许多家长领着孩子怀着一线希望慕名而来,都眼巴巴地等着,所以床位一直都很紧张,有的择期手术都排在了几个月后。

一次,莫绪明生病发烧全身酸痛,但面对病房里患儿家长期待的目光,想到患儿早日摆脱病痛折磨,他还是忍着不适,从早晨9点到下午6点,连续做了5台手术。下了手术台,他就躺倒在病床上打点滴输液。最多的一天,莫绪明做了10台心脏手术。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台不停转的流水线机器,从一台手术转向另一台。最长的手术,他做了十几个小时。下了手术台,才知道汗水早已湿透手术衣。

一个手术的成功与否,不光看手术的过程,还牵涉到许多环节。其中术后的监护和护理也非常关键。对于被送到监护室的重症患儿,莫绪明经常顾不上回家,有时候就守在病房里几天几夜,直到患儿转危为安。

精湛的技术,高度的责任感,辛勤的付出,这些都是手术成功的基础。现在,莫绪明带领的心胸外科每年的手术都在例以上,其中心脏手术每年台以上,成功率98.5%以上。

疲惫的莫绪明回到家中,往往倒头就睡,经常睡到夜里两三点,突然醒来后会赶紧爬起来上网,因为他还牵挂着在网上向他提问咨询病情的家长,惦记着患儿的病情,他要尽量抽出时间来及时解答。每次都是解答完毕,莫绪明才能放心地又上床睡觉。(图为莫绪明医院。)

莫绪明的角色很多,心外科主任、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从医、教学、科研、行政,这意味着要不停地工作,不间断地学习。

他到上海医科大学读博士,到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医院学习……他带领同道开拓创新,他设计的项目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心房纤颤,是医学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以往内科治疗不能完全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心脏功能。早在年,莫绪明就和国际同步,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外科治疗心房纤颤的前沿技术——迷宫手术,减少了对心脏的损伤,当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心房纤颤迷宫手术治疗已在国内广泛开展。

“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发病率在小儿先心病中占第三位。莫绪明带领科室同道曾经创造了连续例无死亡的国内纪录。他们探索创新,采用大剂量“东莨菪碱”抢救重症法洛四联症病人术后肺水肿、肺出血等,抢救了许多濒临死亡的患儿,现在医院所采用。

“别人不能做的,我们能做;别人能做的,我们做得更好。”坚持着这样的信念,莫绪明始终站在医学的前沿,创造了许多“第一”。

现在,莫绪明又将下一步先心病手术计划拟定在胎儿期内,并且已经作了些尝试和前期准备工作。

读书时,莫绪明喜欢围棋、桥牌等活动,凡是动脑筋、高智商的娱乐活动,他都能玩得转。不过,他太忙了!自从从事心外科专业以来,他就基本上没工夫去碰这些东西了。娱乐,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奢侈品。

莫绪明感慨地说,最缺的就是时间!“如果你喘一口气,那么上帝也会喘一口气,可是患儿就喘不上气了。”他这样说道。

在塑心的道路上,在与时间赛跑抢救患儿生命的竞技场上,莫绪明不敢停歇,一直在前进!

本期编辑:赵春莲郝宝杰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页尾点赞

赞赏

长按







































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山东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rhzl/3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