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临床危险因素的增加,房颤的发病率和流行性正在迅速增加,我国更是房颤第一大国,房颤患者的总人数已有多万,而脑卒中是其重要也是危害大的并发症之一,开展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卒中已经成为新的选择……”
4月28日下午4点,医院心内一科朱坤主医院心血管内科孙健教授,线上和心内一科全体医护人员积极探讨交流左心耳封堵手术技术。就左心耳封堵的应用、房颤治疗的现状与挑战、左心耳封堵的适应症等进行了线上实时交流。
我科医护人员在认真听讲孙健教授讲解左心耳封堵手术相关知识
房颤治疗与卒中:
非瓣膜病性房颤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RR=4.8)。
患者若有房颤,卒中风险增加5倍。
所有的中风病例中有15-20%是由房颤引起。
房颤导致缺血性卒中更为严重,死亡率更(OR=1.84),复发也更常见。
无症状房颤患者也有持续性的脑卒中风险。
房颤治疗面临的挑战:
消融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药物疗法必须面对致命出血风险
口服抗凝药:
治疗窗窄,需频繁调整剂量及监控
受食物、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长期服用对肾功能影响大
在年,医院心内科王其海主任成功开展了宿州市首例国际前沿技术左心耳封堵术(LAAC),皖北总院心脏介入诊疗技术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开启了房颤患者卒中及血栓栓塞预防非药物干预的新航程,推动了心血管学科“跨越式”发展。
“新技术的推动主要依靠临床需求,左心耳封堵术的出现无疑给房颤的栓塞预防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于卒中高危且口服抗凝药禁忌或不能耐受的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可能是适宜的治疗方法之一。”讲座现场,孙健教授告诉大家,左心耳封堵,其手术过程类似于支架手术,在患者股静脉经皮穿刺、建立通道,然后沿着股静脉将压缩的封堵器送至左心耳的开口处,打开封堵器,隔离左心房与左心耳的内腔。目前左心耳封堵,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了有效印证,在我国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自年3月上市到现在,植入已超过例。
著名影星施瓦辛格也因为房颤接受了该项新技术,预防脑卒中。
哪些房颤患者适合做左心耳封堵: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目前主要适应证为出血风险高、不能耐受口服华法药物林抗凝者或者不愿意口服华法林药物抗凝的患者。随着技术的改进和经验的积累,其适应证可能会进一步拓宽,有望成为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的常规治疗手段。临床研究显示,左心耳封堵后,患者脑中风复发的几率很低,且无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
综上所述,左心耳封堵术是预防房颤并发脑卒中的一种有效方法,为华法林治疗禁忌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治疗的手段。必将为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带来新希望。
专家介绍:
朱坤,副主任医师,心内一科科主任,安徽省病生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安徽省起搏与电生理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心脏重症专家工会作委员常委、中国医疗保健交流促进会胸痛分会委员、宿州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获得卫生部介入准入资格。能独立完成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单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先心病的介入封堵术、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术,能熟练的操作各种导管器械。掌握各种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原则。在心血管的临床及介入技能上都有很高的水平。
王其海,副主任医师,科室行政副主任,医学硕士,中共党员,皖北总皖“房颤中心”主任,皖北总院“胸痛中心”联络员,皖北总院心内一科副主任。蚌埠医学院实践技能带教师资,安徽医专理论课带教师资,国家住院医师规培基地内科教研室秘书。中国医学促进会心电分会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心电分会委员、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安徽省起搏电生理分会心房颤动委员,房颤射频消融专家库术者,宿州市医学会心电分会副主任委员、宿州市医学会起搏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宿州市医学会络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于心内科疑难急危疾病处理,复杂心律失常诊治,射频消融、起搏电生理手术,顽固性心衰CRT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医院、医院、徐州四院进修,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
学会任职率先在皖北地区开展心律失常三维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技术、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及左心耳封堵治疗、各型起搏器植入、经食管心脏彩超检查等心内科高精尖诊疗技术。手机号:,15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rhzl/4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