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先心介入手术的人比较多,阿司匹林出现的频率也增加了,
会有患者问:现在有打抗凝针(我们科常用那曲肝素钙,术后常规2~3次/每12小时一次/皮下注射),这个口服药啥作用,大概吃多长时间呢?
让我们来简单解读一下
医学知识链接
封堵器植入房缺缺口处后,循环血液通过封堵器时血流冲击下可部分活动。研究报道,封堵器血栓形成可发生于术后即刻、术后5周、术后6个月、甚至术后2年,大多数发生于术后1个月以内,其中绝大多数血栓形成与封堵器未完全内皮化有关。(注;资料来自心血管病学进展年1月第33卷第1期)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血管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后,在炎症细胞产生的趋化、粘附以及细胞因子作用下,血小板粘附在破裂处,粘附后血小板活化,释放血栓素A2(TXA2)、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等,使血小板聚集,并和凝血瀑布终产物纤维蛋白交联,最终导致血栓形成。阿司匹林主要基于对环氧化酶的不可逆性抑制,使血小板内花生四烯酸无法转化为环内过氧化物,最终抑制血小板的TXA2生成。TXA2使血小板聚集和平滑肌收缩。而前列腺环素(PGI2)的作用却相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扩张血管。小剂量阿司匹林即可最大程度地抑制TXA2和最低程度地影响PGI2,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抗栓作用
封堵器直观图封堵器归根是人体外来组织结构,在完全内皮化之前,由于各种不特定因素(包括自身,封堵器等)术后早期易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问题1:抗血栓要吃多长时间的?
问题2:什么时候吃药效好?
1:阿司匹林片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封堵器的血栓形成,一般半年左右封堵器都被心内膜慢慢的覆盖了就可以不用再服用了。
2:阿司匹林传统的用法是餐后服用,旨在通过食物的缓冲减少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损伤。
肠溶阿司匹林抗酸而不耐碱,若在餐后服用,并不能体现肠溶片的优势。因为,进餐后食物的缓冲使胃内酸性环境稀释,胃液酸碱度提高,药物易于溶解,药片与食物混合使药物在胃内停留时间长,也轻易使肠黏膜破坏,增加了药物在胃内溶解的机会。餐前服用,由于空腹胃内酸性环境强,药物不易溶解,空腹服用后胃排空速度快,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因此可以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肠溶阿司匹林最好饭前服。
为民服务插播目前没有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明,是早上吃好还是晚上吃好,各有理由。但是脑梗塞的患者一般是在休息时发生病的,夜间血液浓缩,人体不活动,所以建议晚上吃
注解:阿司匹林可作为封堵抗凝药,但不是唯一用药,具体用药据病情而定。
最后给大家分享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前术后您要了解内容视频,
及专家团队为您的手术的安全保驾护航建议WIFI下观看(有个字是鞘qiao管)
性别:男职务:无职称:副主任医师科室:心血管外科专家简介: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现任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心血管外科技术与工程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微循环协会深圳委员。专业特长:瓣膜病、大血管病、先心病的微创全腔内治疗,心衰辅助装置应用。
首批一次性通过北京大学医学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认证心血管外科医生。从医15年,完成心血管外科手术余例。熟练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病的治疗,熟练掌握不停跳非体外循环搭桥技术、微创瓣膜成型或置换技术。年公派美国迈阿密医学中心,师从Loebe教授及De.Marchena教授,主攻当今世界最前沿的左心辅助装置应用(HEARTMATE2/IMPELLA);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皮二尖瓣成型术(MI-CLIP)。在深圳地区乃至广东地区率先开展各类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的微创介入治疗,成功率达98%以上,切口仅针眼大小,术后2~3天出院;率先开展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微创全腔内修复治疗,特别是不插管麻醉下经皮穿刺全腔内修复技术已经达到国内顶尖水平,疗效极佳,在深圳地区绝对领先,已抢救成功多例高龄高危复杂大血管疾病患者。发表SCI文章4篇,各级国内论著10余篇,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5项。申请国家级专利10项。于年代表我院同美医院(ClevelandClinic)心脏中心(已连续22年获评全美第一)建立国际转诊、远程会诊、技术支持等国际合作。
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rhzl/4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