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先心病治疗 >> 先心病如何治疗 >> 正文 >> 正文

解说先天性心脏病

来源:先心病治疗 时间:2020-9-18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主要器官畸形之一,会导致流产、胎儿宫内死亡以及婴儿死亡。先天性心脏病在我国的发生率高达0.8%-1%,每名新生儿中,就有8-10名有先天性心脏畸形。

目前先天性心脏病已上升为我国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视病情不同,儿童心脏病手术费一般要几万元,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儿因此失去救治机会而活不到20岁。如果治疗时机得当,先天性心脏病90%以上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痊愈。

为什么会有先天性心脏病

遗传因素:先天性心脏病的确存在家族遗传问题,父辈或者是祖辈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下一辈的小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会比其他正常的人会要高。

环境因素:怀孕期间,如果孕妇遇到了各种不利于胎儿心脏发育的情况,比如孕妇患有糖尿病而未经治疗和控制病情;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如锂、苯、钠等;在怀孕早期受到放射性物质如X射线、同位素的过量照射;受病毒感染,特别是在怀孕的最初3个月,都有可能增加孩子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

遗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这种多因素遗传的原因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最常见原因,约占90%。

其实先心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大概有七八种致病因素,所以在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早期,产妇一定要注意,同时定期做孕期的各种检查,避免发生意外。

先心病的手术时机

单纯的房间隔缺损(ASD)

对于直径<5mmASD,若无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又无右心容量负荷增加,一般不需要急于处理,有自然愈合可能。若在随访中发现ASD逐渐增大且有右心容量负荷增加,可考虑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直径>5mm的ASD,超声心动图往往伴有右心容量负荷增加,但大多数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可在2岁后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或外科手术,最好不要超过5岁。

如ASD缺损很大,一般不会自然闭合,婴儿期即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和肺动脉高压的表现,不宜等到1岁后再进行处理,应争取早日外科手术。

单纯的室间隔缺损(VSD)

小型缺损≤5mm,中型缺损6-9mm,大缺损≥10mm。

小型膜周部或肌部VSD,可随访观察,看有无自然缩小或闭合可能。一般随访至2-3岁,如不闭合,则需要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

中至大型VSD、伴慢性心衰,内科抗心衰治疗后症状改善者,可在6~12个月时进行外科手术。

大型VSD、伴肺动脉高压或心功能不全,内科治疗不佳者,应在6个月内手术。

单纯的动脉导管未闭(PDA)

一般动脉导管在出生后3个月内闭合,部分延迟到6个月。1岁以后基本没有自行闭合的可能。

小到中等大小PDA:不合并心功能不全,可考虑在6~12个月,首选介入封堵治疗。

早产儿PDA:若PDA较大且有明显的心功能不全表现,可给予消炎药或布洛芬等早期干预治疗,以促进PDA闭合。若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外科手术结扎。

大PDA,伴有明显心功能不全或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可考虑早期外科手术结扎。

单纯的肺动脉瓣狭窄(PS)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是治疗PS的首选方法。对于大部分的病例,PBPV可代替外科开胸手术。

轻度狭窄,定期随访心脏彩超。

中度以上狭窄,建议及时治疗,一般1~3岁行PBPV术较好,并发症也较少。

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

冠心病的7个早期预防提醒

支架术后,药真的不能停!

体检前你该知道的7件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rhzl/4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