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前沿”
我们先看这张图片是什么?
今天要讲的主角是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这张图片是苏州九院心内科于上周四为一位31岁先心房缺女病人,封堵器植入成功结束后的DSA照片。
现在我们从概念上了解这个疾病: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ASD)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房间隔的发育、吸收和融合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残留未闭的缺损。是成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房间隔缺损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0%,发病率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排第二位,占成人先心的20%~30%,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女性较男性多见。未手术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多数可生长至成年,但寿命缩短,患者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手术后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其长期生存率与正常人对比无显著差异。近年来心内科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基本替代了外科手术治疗。
我们苏州九院心内科上周介入手术的患者是青年女性,本院体检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食道超声清晰提示房间隔中段可见大段回声失落,去除软边后最大缺损内径2.9mm,三维测得口径3.0cm*2.6cm。
下面我们先看看三维模拟手术示意图
下面看看封堵器
全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博士生导师惠杰教授莅临手术指导,心内科副主任王林全与陈玲丽副主任医师完成了手术,全程20分钟,手术顺利结束。
下面是手术结束后超声复查图像,提示封堵器位置、大小、形态合适,对周围结构无影响,手术成功。
作者简介
沈峻,苏州九院心内科医师,年毕业于江苏大学医学院;目前南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长期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专业方向: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rhzl/6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