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嫂如母”,意思是一个家庭如果没有了老一辈,为嫂的就是当家人,得担负起照顾弟妹的重担。肖仕芬,忠县拔山镇古塘村村民。公婆去世后近20年来,她接过担子一直坚持悉心照顾智障的小叔子。8月27日,记者来到古塘村三组肖仕芬的家。她正在厨房做饭,门口坐着一个目光呆滞的男人。男人名叫张如雄,是肖仕芬的小叔子。“肖二,莫乱跑哦!”“嗯!”每过两分钟,肖仕芬就会喊一声,确定对方在外面坐着,才会安心煮饭。“肖二”是张如雄的乳名。这是他小时候,一个肖姓干娘为他取的。张如雄今年已经64岁,大脑先天性发育不全,导致智力低下,从小到大生活不能自理。多年前,因母亲脾气暴躁、弟弟智力低下,张如雄的哥哥张如品到了成婚的年龄却一直找不到对象。家里托亲戚朋友介绍好几个女孩,没处几天就“黄”了。年夏天的某一天,张如品无意间串门到肖仕芬家,瞬间被年轻貌美的肖仕芬深深吸引住。都是古塘村人,但两人之前从未打过照面。当得知肖仕芬未处对象,张如品急忙托媒人牵线,可没想到因家庭原因,遭致肖家父亲的极力反对。“他家里有个傻子弟弟,以后他父母走了,你去照顾吗?”“他父母走了,当嫂嫂的当然愿意照顾。”肖仕芬没有妥协,而是选择了张如品。
年,张如品的父亲过世,母亲年迈行动不便,肖仕芬主动接过照顾小叔子的担子。从那时起,对张如雄来说,肖仕芬除了是嫂嫂,也是“母亲”。
讲不清楚话、不知冷热、不知饥饱、随地大小便……当时,已经45岁的张如雄智商还不如一个两岁的娃儿。
年,婆婆去世。“进了张家门,就是张家人。我吃什么,‘肖二’就吃什么。”肖仕芬下定照顾小叔子的决心。
肖仕芬和丈夫婚后育有3个儿女,加上小叔子,有6张嘴巴。为了养活家人,肖仕芬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煮饭、下地干活、洗衣、养鸡喂猪……要忙到晚上11点才睡觉。只要上坡,她就把小叔子带在身边,不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丈夫张如品则常常到周边打零工补贴家用。
“日日夜夜都在劳累中度过,像个机器人,干活都打瞌睡。”说起那些苦日子,肖仕芬直摇头。
肖仕芬最担心张如雄往外跑,找不到回家的路,“这一二十年,记不清找过他多少回。”
今年8月19日,肖仕芬吃过午饭在门口坐着缝补衣服,张如雄则在门口坐着耍。因为太劳累,她就打了个盹,醒来却发现小叔子不见了。肖仕芬和丈夫在村里四处寻找2个多小时,才在山坡上一块荒地里找到他。
“这一二十年,我不敢睡午觉。”肖仕芬说,农村人少,跑出去后很难找,平时都得把他留在眼皮底下才行,只有晚上把门关了才敢放心睡觉。
这些年,肖仕芬每年几乎只赶一次集,好多年也没走过亲戚,“走丢了麻烦,只有守在家。”
夏天,肖仕芬每天都要给小叔子洗澡、换洗衣服。“有的人不理解,其实就当给自己的孩子洗澡。”肖仕芬说,“他哥哥(张如品)要忙着挣钱养家,长嫂如母!我这当嫂嫂的,就是他妈妈了。”
去年5月,张如雄不慎摔到后脑勺,导致脑血栓,医院治疗20天。住院期间,肖仕芬24小时守在病床旁,喂水喂饭、端屎端尿……起初,同室的病友还以为是夫妻。当得知是叔嫂关系后,大家都对她称赞不已。
“说实在的,媳妇做的这些我这个当哥哥的都做不到,能娶到这样的妻子是我的福气,也是弟弟的福气。”张如品感慨地说。
今年5月,肖仕芬的儿女看到母亲操劳一辈子,还没出过远门,商量带她出去旅游一趟。考虑到张如雄的身体情况,一家人决定就到附近的涪陵和丰都看看。为方便照顾张如雄,肖仕芬、丈夫、小叔子就住在一个房间里。
“在拔山镇,像张如雄这样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的有好几例,但能活到这么大岁数、且身体不错的就他一人。”县人武部驻村工作队队员毛利炳说,全靠他有个好嫂嫂。
肖仕芬已年满70岁,昔日满头青丝的年轻女子,如今已是鬓角染霜的老嫂子。也许,在张如雄眼里,这个世界没有改变,但那个嫂子却变成了真正的“母亲”。
“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照顾他。”肖仕芬说,能照顾多久就照顾他多久,自己能扒一口饭,就有小叔子的一口粮。
来源:忠县融媒体中心
点“在看”告诉更多忠县人↓↓↓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家乡更多精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rhzl/7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