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科专家王柏春:怀疑小孩有先天性心脏病应该怎么办?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及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畸形,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诱发的一组发病率较高的出生缺陷。发病率约为0.8%~1.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到20万左右的先心病患儿出生。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很多,大多为简单先心病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等。复杂先心病中最常见的为法洛氏四联症。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是什么?先天性心脏病是胚胎发育水平的异常,其原因还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孕妇在孕早期被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尤其是风疹病毒、萨科奇病毒等;孕早期服用某些具有致畸作用的药物,或毒物,接触放射性物质,或孕妇患有糖尿病、苯丙酮尿症、高血压、营养不良等疾病,以及先兆早产、胎儿缺氧、孕妇高龄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增加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风险。另外,先天性心脏病还可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因此存在先心病在某些家族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家族的现象。
先天性心脏病有什么表现?1、经常感冒,反复出现支气管炎、肺炎。2、喂奶困难或拒食、呛咳,常出现吃吃停停、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憋气、易累、多汗等现象。3、皮肤持续出现紫绀,尤其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表现最明显。手指及脚趾末节粗大。4、行走或玩耍时常会蹲下片刻。5、发育明显落后,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6、可出现胸痛、晕厥。
怀疑先天性心脏病应该做什么检查?心脏彩超是目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最常用,也是最重要和准确的检查,大多数的先心病通过心脏彩超可以确诊,少部分需行心脏及大血管增强CT来确诊,极少数先心病患儿需行右心导管检查。X线胸片和心电图检查也可为先心病诊断和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怀疑小孩有先天性心脏病应该怎么办?当怀疑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时,医院就诊,接受心脏彩超检查,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性质及轻重程度。向专业的心脏外科咨询,部分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可暂时观察,待患儿2岁以上再行手术治疗,但应该定期检查,包括复查X线胸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等,了解患儿心脏杂音的变化及心肺负荷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对于发育明显迟缓、喂养困难、反复肺部感染的患儿,应当尽早行手术治疗。
目前心脏外科手术主要包括开胸及介入手术两种。介入手术主要指介入封堵手术,适用于部分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患儿,其优点是不需要开胸,无需体外循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几乎无手术瘢痕。开胸手术即传统的直视下心脏手术,根据患儿病情需要选择体外循环辅助或无体外循环辅助(如单纯动脉导管未闭的结扎手术)。其优点是手术适用范围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且技术成熟,效果相对确切。但其缺点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手术瘢痕大。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当在心脏专科医生建议下,结合患儿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专家推介王柏春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哈尔滨医院心血管外科二病房主任。黑龙江省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学会委员兼秘书。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瓣膜学组委员。近十年共完成心外科手术多台,包括各种先天性心脏病(传统开胸和微创手术),在先心病外科治疗方面更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小体重和复杂心脏畸形手术,对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右室双出口、主动脉缩窄,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肺动脉闭锁,单心室,大动脉转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Ebstain畸形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各种瓣膜病的瓣膜置换和成形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90%不停跳搭桥),大血管手术(主动脉夹层和动脉瘤的开刀及介入治疗),房颤射频手术,以及心脏肿瘤,心包炎以及常规胸外科手术等等。在省内率先开展体外循环下肺动脉拴塞的切开取栓,微创小切口冠脉搭桥,应用桡动脉、胃网膜右动脉以及双侧乳内动脉全动脉化搭桥手术,与心内科开展了冠心病的杂交手术,肺癌合并冠心病的同期手术治疗,David,TAVI,先心病合并主动脉缩窄的一期手术等等。年调入哈医大四院组建心脏大血管外科二病房,至今开展多项新技术,完成手术例数近台。工作以来,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承担课题6项,多次获得卫生厅以及学校的新技术奖。共培养研究生7名,其中留学生1名,已毕业6名,在读1名。供稿:心外二病房
编辑:王海娇
审核:岳金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sszl/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