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简介
姚浩,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专业方向为心脏电生理,年7月参加工作,主要从事各种常见以及疑难的心律失常诊治等相关工作。
本期指导作者简介
王云帆,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杭州医学院兼职教师,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心电生理学组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移动医疗学组秘书。擅长各种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
心源性脑卒中是房颤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既往研究发现,95%的非瓣膜性房颤和70%的瓣膜性房颤血栓形成于左心耳内。对于房颤持续超过48小时或持续时间不详的患者,复律前行食道内超声排除左心耳内血栓是众所周知的常规操作。然而,对于长期抗凝的房颤患者,常规食道内超声的必要性长期存在争议。近期《HeartRhythm》上一篇文章就该争议提供了证据支持。该研究共纳入房颤患者名,其中阵发性房颤例(17.2%),持续性房颤例(82.8%),所有患者平均发作时间24个月,男性为例(67.8%)。入组患者平均CHADS2评分为1.65±1.14,平均CHA2DS2-VASc评分为2.86±1.58。CHADS2评分0分有例(13.3%)、1分有例(36%)、≥2分有例(50.7%)。所有入组患者均在行导管消融前使用抗凝治疗至少4周。抗凝均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例使用阿哌沙班(51.4%)、例使用利伐沙班(40.9%)、例使用达比加群(6.5%)、74例使用依度沙班(1.2%)。所有患者均在导管消融术中使用ICE(心内超声)查看左心耳情况,房间隔穿刺前均予肝素弹丸式注射并随后持续给药,维持在APTT在s以上。研究结果显示,术中ICE在所有患者中均未见左心耳内血栓,例患者(27.03%)见左心耳内“烟雾样”血流信号。术后随访48h,有1例患者发生TIA(0.%),此后确认该名患者在术前曾漏服利伐沙班。随访记录到出血事件包括:36例主要出血并发症(0.58%)和58例轻微出血并发症(0.94%),出血事件包括心包积液、腹股沟血肿和假性动脉瘤。结论:对于长期规律口服新型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左心耳内血栓形成风险低,且不伴有更多出血事件,导管消融术前常规行食道内超声排除左心耳血栓并无绝对必要性。之江心学评述:房颤消融术前的TEE检查是避免发生围术期医源性卒中的重要保障。然而,类似于胃镜的TEE检查由于需要空腹等准备措施,在许多大中心往往会成为主要的“限速”环节。其次,TEE在绝大多数中心并无“无痛”检查的选项,操作过程又不如胃镜顺利,因此,TEE检查体验感甚至劣于消融手术本身。那么如果房颤患者已接受长期、规范抗凝了,消融术前是否还要做TEE呢?本期之江心学给各位电生理医生服了一颗“定心丸”:只要长期规范抗凝,术前TEE并非金圭玉臬!不过,笔者想要强调的是尽管如此,TEE也并非完全是画蛇添足之举。首先,本研究还是采用了术中ICE代替了术前TEE;其次,该研究入选人群的CHA2DS2-VASc评分均值仍偏低,≤1分者占据半数。因此,对于持续房颤伴CHA2DS2-VASc高评分患者,尽管已长期、规范抗凝,术前不做TEE仍需谨慎!
参考文献
Patel,K.,etal.,Is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NecessaryInPatientsUndergoingAblationOfAtrialFibrillationOnAnUninterruptedDirectOralAnticoagulantRegimen?ResultsFromAProspectiveMulticenterRegistry.HeartRhythm,.Jul15;S-(20)-X
医院心血管内科简介
心内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方面人才。医生38名(其中博士学位15名,硕士学位17名);正高职称10名,副高职称13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护理人员60人,副主任护师2名。目前有张床位,其中CCU20张,心导管室3个,心功能室1个,拥有世界最先进的DSA机3台、电生理仪2台,飞利浦心超机1台。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同时也是浙江省仅有的一家同时具备“冠脉介入、射频消融和起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成人)”三大心脏介医院。是中国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CRT植入技术培训基地。是国内最早引进先进的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0)医院之一,在无X射线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也是国内最早应用冠脉内血栓吸出术治医院之一。应用经皮心肺辅助循环支持技术(叶克膜),打破极危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禁区。在省内最早采用介入技术封堵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努力拯救高危患者的生命。在浙江省率先应用Ampla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包括在国际心血管病研究领域最顶尖的杂志Circulation、Hypertension、JournalofHypertension、AmericanJournalofHypertension、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等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其它厅局级等课题40余项。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各1项。
未来可期
王利宏主任简介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心内科主任、大内科教研室主任,杭州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工作。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心脏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长三角心血管联盟副主席,浙江省心血管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入选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在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国家重点专项十三五计划、国家卫计委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心电与循环》、《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编委,Diabetes、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等杂志审稿人。是国家卫生部心脏介入手术培训导师,已主刀完成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左心耳封堵术和先心病、冠心病介入手术等数千例。
往期精选
1、之江心学:“祸从口出”的房颤
2、CKD4-5期患者使用ACEI/ARB,心脏肾脏结局如何?
3、之江心学:瘦得快还增加房颤风险?
4、之江心学:siRNA治疗!从“猎户座”开始,降脂治疗或将再进化!
5、之江心学:房颤中风,但左心耳血栓溶不掉怎么办?可以直接堵!
6、之江心学:“小酌怡情”?不,“小酌”诱发房颤
7、之江心学:终于等到你,三尖瓣病变迎来介入治疗时代
8、之江心学:新型降糖药SGLT2i可降低糖尿病患者房颤/房扑发生风险
9、之江心学:左主干病变的华山论剑
10、之江心学:心病还需“新药”医——Vericiguat
11、之江心学:心脏脉冲电场消融——肺静脉电隔离的未来?
12、之江心学:无导线左室起搏——WiSE-CRT重磅袭来
13、急性冠脉综合征围术期与之江心学:从SECURE-PCI研究回顾10年间的相关进展
14、之江心学:儿童左室心尖部起搏:可行性及对心室功能的长期影响
15、之江心学:心力衰竭病人如何科学算命?
16、之江心学:胺碘酮会致癌吗?
17、之江心学:两扇心“门“同时漏风,要不要一起修
18、之江心学:运动能降低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19、之江心学:高出血风险患者植入药物涂层洗脱支架,无聚合物还是聚合物
20、之江心学:肥胖房颤患者治疗双管齐下:减肥手术导管射频消融术
21、之江心学:“孤僻”的aVR导联,居然可用于肥厚型心肌病猝死风险的预测
22、之江心学:没有特异性拮抗剂,遭遇阿哌沙班或利伐沙班相关性颅内出血怎么办?
23、之江心学:房颤合并ACS患者如何抗凝抗血小板?荟萃分析告诉你,DAT可能增加患者支架内血栓和再次心梗风险
24、之江心学: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空白期”
25、之江心学:不幸的童年增加中年心血管病的患病风险
26、之江心学:主动脉狭窄低危患者该选择TAVR还是外科手术?
27、之江心学:EF值越高,预后越好?
28、之江心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sszl/4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