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儿科就诊的孩子们常见的主诉中有一个叫“心脏杂音”,这是一个医学术语,而大约50%的孩子都有某种心脏杂音。不了解内情的宝爸宝妈通常会认为,宝宝存在心脏杂音,就表明他的心脏有问题,从而感到无限着急恐慌。
然而并不是的,虽然有一些心脏杂音可能是宝宝有心脏疾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的征兆,但大多数杂音是无害的,也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由于心脏杂音性质的判断,对于宝宝心脏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希望下文能深入浅出让宝爸宝妈心头有数。
什么是心脏杂音?大家平时看电视电影比较多,往往都会以“嘭嘭”来形容心跳声,很多宝爸宝妈应该也从听诊器中感受到过心跳的声音。而心脏之所以会发出声音,是因为在心脏规律地收缩、舒张的时候,会有心脏瓣膜的开合、血液的流动,而瓣膜、心室壁、血管壁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这些声音,就包括正常心音、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其中额外心音更倾向于心室壁和瓣膜的振动声,心脏杂音则更倾向于血液的摩擦冲击音。
宝宝出现心脏杂音意味着什么?宝妈别慌。虽然今天我们要谈及的心脏杂音属于异常声音,但也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杂音一般出现在肺动脉瓣区,或者胸骨左缘3、4肋间,表现为柔和的3级以下收缩期杂音,历时短、不传导、易受呼吸和体位的影响。新生儿期有4种常见的无害性杂音,包括新生儿肺血流杂音、暂时性的PDA收缩期杂音、暂时性的三尖瓣反流的收缩期杂音以及收缩期振动性无害性杂音。而关于心脏杂音,一般被人为划分成6个等级:
1级(很弱):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下仔细地听诊才能听见;
2级(弱):比较容易听见;
3级(较响亮):容易听见,但没有震颤;
4级(响亮):有震颤;
5级(很响亮):向四周传导,但若将听诊器移开则听不到;
6级(震耳):即使听诊器距离胸壁有一定距离也能听见。
大部分的宝宝心脏杂音都是无害性质的,但宝宝病理性杂音的出现很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有关,还是应根据杂音的性质和宝宝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若能及时发现心脏杂音,便能为早期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是可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的。
因为有时候心脏病不容易被发现,直到在宝宝身上显示出症状才被注意到,所以心脏杂音的存在价值是需要我们重视的。宝宝心脏病的类型可包括:
?心脏内壁的开口。
?主要心脏瓣膜变窄。
?主动脉变窄。
?心脏和肺部之间的通路阻塞。
?心室的腔室与血管之间的连接异常。
怎么检测宝宝是否有心脏杂音?检测杂音的基本手段即为心脏听诊,它能根据杂音的响度和位置初步判断杂音是否为病理性质;而如今检测杂音的可靠手段已成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它能够无创且有效地辨别出心脏杂音的性质,尤其是对听诊显示3级以下的杂音更有指导意义,不过并非所有心脏杂音都有必要进行超声检测。
若医生在心脏听诊时检测出宝宝确实存在心脏杂音,他可能会再次检查宝宝的血压、颜色和是否缺氧,并询问宝妈关于宝宝的健康和活动情况。如果宝妈有疑虑,可要求对宝宝行超声心动图,借此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宝宝心脏的工作情况。
另外,胸部X光、心电图检查对于发现心脏杂音的原因,有时候也是有帮助的。还有国际研究指出,站立位听诊时没有心脏杂音是排除2岁及以上的儿童病理性心脏杂音的可靠手段。
再重复一次,心脏杂音不等于心脏病!但如果宝宝被确认有心脏问题,宝妈可带着他去看儿科的心脏病专家,心脏疾病的类型不同,治疗方式也不一样。若情况严重,可能需要对宝宝行手术合并药物治疗,而且在宝宝大一点时有可能需要进一步手术或用药。不过,如今许多患有心脏疾病的孩子已经康复并且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若您还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孕育的知识,就请多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sszl/5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