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砥砺,五年奋进;一路前行,一路凯歌。
五年间,曾经是全市“经济洼地”的内乡,一跃隆起为如今的发展高地,综合发展水平由全市第三方阵快速攀升到第一方阵,连续多年在全市科学高效发展绩效考评中名列第一!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内乡县经济增长逆势而上,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创新跨越发展的脉动愈发强劲。城市面貌大为改善,城乡交通四通八达,游园广场星罗棋布,民生工程鳞次栉比,天蓝水清山更绿……
协调共进,跨越发展,内乡奋进的鼓点,在新常态下愈擂愈响,激越而沉稳……
创新引领,打造发展“新引擎”飞龙公司生产的汽车水泵和排气歧管装配在奔驰、奥迪等汽车上;天一密封制品公司生产的密封件装配在我国自主研发的核潜艇上;鹏翔科技公司拥有全省唯一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平板电脑生产线……
这是内乡县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引领经济转型发展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内乡县通过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动能、搭建创新平台、聚集协同创新优势,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内乡科技创新工作连年位居全市前列,内乡县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全省最具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和“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
释放红利,激发活力。先后出台《内乡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内乡县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和奖励。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施骨干企业研发机构、清除“零”专利行动计划全覆盖工程。目前,全县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22家,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工作站3家;共有国家专利授权项,市级以上科技成果44项,位居全市前列。
培育生态,厚植沃土。对引进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四个优先”,即优先审批立项,优先办理手续,优先供应土地,优先配置资源。同时,建立了企业现场办公制度和部门联席会商制度,开展“三送一帮”活动,即送科技政策、送科技信息、送温暖,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创新要素问题,在人才引进、项目申报、专利申请、奖补资金安排等方面实行一条龙服务。
构建平台,聚集优势。注重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依托京宛合作平台,先后与多个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技术依托关系,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余份。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先后创建了省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星创天地。主动搭建科技投融平台,设立0万元科创基金,为科技小微企业和创客解决初创资金。
如今,科技创新已成为内乡县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并孵化出了一批技术含量高、比较效益好的高成长性企业,隆起了人才、技术、设备竞相汇聚的高地,持续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8%。
开放带动,集聚发展“新动能”
眼下,内乡个重点项目建设正演绎着“速度与激情”:总投资亿元的煤电运一体化项目工地上,一派火热的建设场面;农牧装备制造孵化园内,自动化牧业装备生产线正在紧张作业;总投资超12亿元的默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已经启动;中以高效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里,高端设施农业技术将有效促进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该县以开放促发展,创新招商模式,创优发展环境,释放政策红利,涵养政治生态,激发磁场效应,探索“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的“4+”招商模式,成功招引落地一批关联紧、前景好、效益高的超亿元项目,着力培育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五年间,内乡缔造出了一座工业新城,县产业集聚区面积由不足2平方公里猛扩到1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由3家达到家,其中“四上”企业67家,从业人员由多人达到4.5万人,税收由多万元增加到4.2亿元,在年全省综合考评中位居南阳市第一,成功晋升省级一星级产业集聚区。
同时,强力实施资本市场工程,鼓励企业借力做大做强。久联神威、飞龙汽配、牧原食品先后成功上市,全宇制药、天一密封挂牌新三板,久联神威、中誉国信、东福印务等骨干企业与国投、保利等央企合作及战略重组取得新突破……
新兴业态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为推动开放转型的新动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快速落地内乡,大力推进县电商创业孵化园建设,已入驻电商及配套企业89家,带动就业0余人,内乡成功晋获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载体,全力推进县域旅游产业开放发展转型升级。特色商业区建设高位启动、业态兴盛,发展指数绩效评价位居南阳市第一方阵,被评为全省“十先进特色商业街区”。
协调共进,城乡同绘“美丽画卷”
一排排红顶白墙的农家院依山而建,宽敞的水泥路两旁绿树成荫,村文化广场上健身设施齐全,旁边的幼儿园、超市、卫生室配套完善。在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余关镇黄楝村,村民丁文广高兴地说:“过去我们很向往城里人的生活,现在我们这里的条件不比城里差,还有青山绿水哩!”
近年来,内乡以提升城镇发展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着力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围绕“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历史文化山水名城”定位,该县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为目标,以百城提质工程为抓手,坚持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保障,着力提高县城的宜居度、首位度、承载力和辐射力。县城建成区面积由9平方公里增至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7万人增至15万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双创”工作有序推进,着力打造“天蓝、地绿、街净、路畅、水清、城美”新形象,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
同时,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努力形成产业特色突出、人口分布合理、基础设施完备、人居环境优美、城镇之间紧密联系的县域城镇布局结构。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力度,通过实行以奖代补、支持社会投资、捆绑政策项目等方式,加快集镇道路、绿化、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步伐。岞曲、余关撤乡建镇,马山口镇入选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郑湾村、红庙村先后斩获省级“美丽乡村”荣誉,内乡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位居南阳市第一方阵。
绿色发展,精心擦亮“生态名片”金秋时节,漫步菊乡,恢宏的产业新城,宽敞洁净的道路,葱茏错落的绿化带,风景宜人的小游园,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如同游走在美丽的生态画廊之中。
近年来,内乡以生态示范县建设为统揽,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发展理念不动摇,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推进生态农业,构筑绿色屏障。该县坚持走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着力推广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技术,广泛开展农村生态能源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结构。内乡成为全国最大的无公害油桃生产基地、中国核桃之乡、全国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和全省茶叶生产基地,赤眉油桃、杨沟蜜橘等无公害品牌叫响全国,现代生态农业稳步发展。
发展生态工业,转型优化结构。该县把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作为生态经济发展启动点,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升级,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减排治超,集中治理和清理现有三废污染、低效产业、低效闲置用地和低质招商项目,强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化解“生态赤字”和“资源赤字”。
秉承生态理念,打造宜居家园。该县在城市发展中融入“生态元素”,大力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完成了主干道绿化和广场绿化提升,新建城市游园10多个,湍河景观轴成为县城新亮点。在农村,启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强力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工程,实现了农村环境“大变脸”。马山口镇、桃溪镇跻身省级生态镇之列,余关村、鱼贯口村、曹营村等13个村获评省级生态村。
经济与环保齐抓,发展与生态共赢。如今,优良的生态已成内乡最具竞争力、最有吸引力的一张名片,更是内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最大优势。
民生共享,“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近年来,该县聚焦民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zlff/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