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先心病治疗 >> 先心病治疗方法 >> 正文 >> 正文

医院创新三尖瓣处理技术治疗先心病效果

来源:先心病治疗 时间:2020-8-23

医院李守军、张本青等研究提示,对于三尖瓣瓣下结构影响内隧道建立的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应用合适的三尖瓣处理技术,能够降低心室内隧道梗阻的发生率,且不会造成三尖瓣反流或狭窄,不会增加死亡率及并发症。

研究连续入组接受双心室矫治并同期进行三尖瓣处理的40例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患儿。所有患儿均行室间隔缺损至主动脉瓣的内隧道连接,同期进行三尖瓣圆锥乳头肌转移、三尖瓣隔前交界瓣下腱索转移或者隔前交界折叠等技术。

研究者指出,内隧道补片缝合至主动脉瓣下时应紧贴主动脉瓣环缝合,这样可有效避免因右心室肌小梁遮挡而出现的残余分流,心内膜不完整的位置缝合时可加用涤纶条垫片,防止缝线撕脱。三尖瓣瓣下结构的转移处理充分避免了内隧道建立时成角的风险。

入组患儿中肺动脉瓣狭窄行跨环补片者15例,单纯流出道疏通、肺动脉瓣成形者7例,因肺动脉压力高,室间隔补片开窗者4例。

39例患儿手术成功,1例(2.5%)患儿早期死亡,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呼吸衰竭。39例患儿无早期心室内隧道梗阻和传导阻滞发生。

术中三尖瓣操作包括:圆锥乳头肌转移25例,隔前交界瓣下腱索转移10例,隔前交界折叠5例。

研究者认为所有患儿均需进行圆锥的切除与室间隔缺损扩大,为避免内隧道成角,三尖瓣瓣下结构有遮挡时须对其进行相应处理。

本研究所有患儿随访均未发现明显的内隧道梗阻及再次手术,比那些没有进行三尖瓣操作的患儿效果更好。

目前随访未发现三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尚需更长时间的随访。

来源:张本青,马凯,刘锐,等.三尖瓣处理技术在远离型右心室双出口矫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循环杂志,,3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F:FE8,      F1:9D73F1E4,      F2:4CA6DE6B,      F3:54ED,      T:,            y:FED5DFAF                        }"href="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zlff/4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