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四十年代,我国心外科医师率先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拉开了我国先心病诊疗的大幕,我国先心病患者终于有了治愈的希望。在之后的七十余年中,新技术、新器械、新理念层出不穷,心外科在先心病诊疗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如今,先心病诊疗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此时心外科医师又该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把握住心外科在先心病诊疗领域的未来?近日,《门诊》特邀医院医院心外科执行主任夏利民教授,畅谈心外科在先心病诊疗领域的发展历程,展望心外科治疗发展的未来方向。
举足轻重
发挥优势,与时俱进
EXCLUSIVEINTERVIEW
《门诊》:在众多临床医师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先心病诊疗现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心外科在先心病治疗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先心病诊疗中,心外科治疗具有怎样的优势?夏利民教授:在我国先心病诊疗领域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心外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开展了我国首例先心病外科治疗,更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学习,在提升心外科先心病诊疗水平的同时,成功带动我国先心病诊疗水平全面进步。从“一张白纸”的早期先心病治疗,到“一面旗帜”的新时代先心病治疗,通过“敢闯敢试”、“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模式,心外科不断丰富着国内先心病诊疗的色彩。
目前,所有的先心病患者均可通过心外科治疗得到有效救治,先心病手术成功率及手术效果不仅得到显著提高,更是实现了从“简单先心”到“复杂先心”;从“传统开胸”到“微创介入”等重大突破,越来越多的先心病患者从中获益。而随着先心病诊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优生优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复杂先心病患者数量正逐渐减少,同时患者对于术后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心外科医师顺应时代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将微创小切口以及导管介入治疗先心病作为当代心外科医师治疗先心病患者的主要方式。相较而言,心外科医师更为了解心脏结构,因此器械的精准定位及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方面更为得心应手;同时,心外科医师的路径选择更为丰富,不仅可选择传统的股、桡动脉,也可以选择微创小切口治疗,为成功完成手术提供了更多保障。
携手发力|注入新思考,带来“佳”预后
EXCLUSIVEINTERVIEW
《门诊》:作为医院医院心外科执行主任,您对贵科室在该地区的未来发展有何规划或构想?先心病患者是心外科医师面对的主要患者群体之一,您认为应如何才能给这类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体验和更佳预后?夏利民教授:年医院(医院厦门分院)由厦门市政府与复旦大学合作共建,该院依托医院强大的资源优势,有效缓解了厦门市儿科资源严重紧缺、病患儿童看病难的问题。在此成功探索的基础上,年正式开业的医院医院(简称“复旦中山医院”),可谓是沪厦两地倾力谱写的又一医学合作新篇章。
复旦中山医院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承“提升厦门市、福建省乃至东南沿海一带整体医疗水平,把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至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办院初衷,通过“总部同质化管理”经营理念的不断践行,以及“多位上海专家常驻、跨越地理限制、提供全天候服务”策略的积极落实,以严谨的医疗作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严格的科学管理,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更优的医疗服务。年11月22日上午,复旦中山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揭牌,成为全国首批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当中第一家揭牌的单位。充分体现了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福建省政府、厦门市政府,以及各级有关部门领导对厦门市“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的肯定。
医院总部心外科的“延伸”,我们复旦中山医院心外科更是重任在肩。一方面须与上海总部保持统一步伐,时刻保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心态,努力推介新技术、新事物,走在时代的前沿。另一方面,在本科室自身实力不断增长的同时,更要切实抓好传帮带工作,医院心外科快速成长,使其逐渐具备独立操作先进技术的能力。先心病患者是心外科医师面对的主要患者群体之一,如何改善患者预后是临床医师需要考量的重点,主要包括:
积极筛查:应积极进行孕期筛查,及早辨别胎儿是否罹患先心病。手术方式:尽量采取解剖纠治,如果不行,可更换为生理纠治,以延长先心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全程管理:不管术前或术后,定期随访均有必要性;术前寻找手术时机,术后观察手术效果;新技术新器械应用:以往先心病外科治疗以开胸为主,切口创伤较大。虽然“内部”已被救治,但“表面”较大的疤痕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现在,新技术、新器械的应用及新理念的诞生,为先心病救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踔厉奋发|专注患者,持续创新EXCLUSIVEINTERVIEW
《门诊》:新技术、新器械、新理念的应用和实践为患者获得更好预后提供了助力。新一代国产MemoCarna氧化膜单铆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出现也为先心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选择,您认为该器械的上市为临床实践带来了怎样的获益?能否请您分享一下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体会?夏利民教授:当前先心封堵器不断推陈出新,在技术不断优化、工艺理念不断升级的今天,以镍钛合金为主要原材料的先心封堵器,在材料方面已接近极限。而新一代国产MemoCarna氧化膜单铆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在保留镍钛合金丝材优异的形状记忆性、生物相容性,超弹性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突破。曼陀罗花型编织和氧化膜表面处理两大工艺的升级,不仅大大减少了器械相关血栓发生率、更进一步降低了镍离子释放,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加速术后内皮化进程,减少并发症提供了可能。
作为一名心外科医师,在使用新一代国产MemoCarna氧化膜单铆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的过程中,最为直观的感受便是该封堵器的“轻薄”,不仅体现在操作过程中的顺畅和便利,也体现在器械植入后心脏负担的减少,术后复查内皮化更好,与自体组织贴合更紧;其次,单铆设计别具特色,左盘面采用特殊的编织工艺,伞面释放后更加平整,近乎一个平面,在加快内皮化速度的同时减少了血栓形成;再次,镍钛合金丝采用的氧化膜表面处理工艺,不仅使器械表面更加光滑,同时进一步延缓和降低镍离子析出;最后,新型封堵器在操作方面与上一代基本没有区别,更便于学习掌握,学习曲线更平滑。
新型封堵器的上市,可为广大术者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该封堵器必将得到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为广大房间隔缺损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预后。奋楫笃行|朝向新方向,迎接新未来
EXCLUSIVEINTERVIEW
《门诊》:三十年来,您始终坚持在心外科诊疗第一线,对于心外科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您看来,心外科医师应怎样发展?在先心病诊疗方面,未来心外科又将做出怎样的改变?夏利民教授:近年来,随着先心病诊疗水平的提升、筛查力度的加大,复杂先心病、成人先心病等患者数量逐渐减少,先心病治疗日益趋于低龄患者。面对这种变化及新时代的要求与挑战,心外科医师应在加深自我认识的前提下,不断夯实基础并寻求外科技术与新技术的优势互补。首先,应提升自身外科能力,通过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更加“彻底”处理复杂病变,延长患者寿命;其次,掌握微创治疗,在保证手术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微创化的发展将是未来心脏外科发展的主旋律;最后,不仅要“玩转”手术刀,也要具有优秀的介入诊疗技术,综合运用各种策略,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创伤和痛苦,给予患者最佳治疗,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心外科医生。
未来,广大心外科医师应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不断在理念、技术和模式等方面做出突破,逐渐形成符合时代特点的学科新形态,并继续探索未来的发展。学科“求变”的大幕已经拉开,同仁们奋进的脚步从未停歇,期待心外科在先心病诊疗领域续写新的辉煌!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门诊》杂志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zlff/6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