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前提下,红十字事业是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正能量”及社会“温度”。
一年以来,恩平市红十字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恩平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目标,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为己任,深入开展“三献三救”工作,充分发挥政府人道领域助手作用,“博爱”项目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一元爱心,救心行动”做出品牌效应获群众好评,献血事业得到社会广泛支持……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A
“博爱家园”项目力促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基层医疗事业发展和农村基础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一项重要内容,关系着基层民生民计。
多年来,恩平市红十字会开展“博爱家园”项目建设,推动基层治理、提升基层能力、促进基层发展,为乡村振兴工作作出应有贡献。
▲博爱卫生站改善了乡村医疗环境条件。恩平市红十字会供图
率先创建全省第一批、江门市第一个省级博爱家园,之后又连续创建了6个江门市博爱家园,创建数量成为全省之最;通过争取海内外慈善机构捐赠资金,在全市范围内援建10所乡村博爱卫生站,大大改善了群众的就诊环境,成为全省创建博爱卫生站标杆。
恩城街道顶冲村过去是恩平市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才1.2万元,曾在广东省扶贫“双到”工作中被列为省重点帮扶贫困村。
顶冲村八厘田菜园,也是博爱其中一个项目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恩平市恩城街道办事处党工委联合恩平市红十字会,以创建“博爱家园”为抓手,在顶冲村实施一系列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实事。
建设高标准红十字博爱卫生站。顶冲村在“博爱家园”项目申报后,省红十字会抛砖引玉首先支持资金20万元,街道办事处配套帮扶单位资金9万元,建设了一所楼高两层,平方米的高标准卫生站,配备了一名全职村医生,改善了当地群众医疗就诊环境,做到“小病不出村”。
修建博爱路。路通则财通,顶冲村只有一条主村道,全场2.6公里,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当时建设资金短缺,路基建设等级差,道路狭窄且弯点多,加上日久失修损毁严重,安全隐患多。“我们村只有这么一条通往市区的路,因为路不通,人员外流,农业发展乏力,经济一直搞不起来。”顶冲村委会主任冯日胜说。
年,江门市委办帮扶工作组争取省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支持善款30万元,江门市红十字会、帮扶工作组、恩城街道共同配套资金,共投入.8万元对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并加装路灯及安装视频监控,改善出行和治安环境,命名为“博爱路”。
修建博爱自来水。顶冲村委会4条自然村已饮上优质自来水,唯独榄坑村多年来一直无法接上自来水管道,30多户村民无法用上安心自来水。“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榄坑村的水管是要接驳圣堂镇的自来水管道,但附近邻村一直不同意开挖施工,所以自来水工程迟迟未能进行。”顶冲村委会主任冯日胜说。
后来在扶贫工作组及村委会多方协调努力之下,做通了邻村之间的思想工作,除了使用“博爱家园”建设资金之外,还争取恩平市自来水公司支持核减工程费用,使得榄坑村自来水工程顺利开工,村民们终于用上放心的自来水。
博爱广场
“‘博爱家园’就是我们协助推进乡村振兴的平台,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博爱家园’这个平台连接省级乃至多方社会资源,为乡村振兴,为美丽乡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恩平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甄竞舵说。
今年,恩平市红十字将继续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君堂太平村和新塘龙村“博爱家园”创建,为乡村打造一个优良的惠民利民“博爱家园”。
B
“一元爱心”活动助群众“救心”恩城米仓村委会米仓小学内,今年升读二年级的韦玉行与同学们一起朗诵着课文,是4年前的一次“救心行动”让这个女孩得以跟普通孩子一样快乐地上学。
红会工作人员回访韦玉行术后情况
韦玉行一家是广西河池市人,其父亲韦绍熙已经在恩平务工30多年,是一名搬运工,也是家里经济的顶梁柱,生活捉襟见肘。“你看我们家,情况是很困难的了,当时医生说小女儿心脏有问题,我们跑了很多地方检查才发现是先天性心脏病,治疗起来费用很大,当时那一段时间非常烦恼。”韦绍熙说。
后来,在机缘巧合下,恩平市红十字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先心病”筛查的“救心行动”,韦绍熙在村委会干部的帮助下,成为了“救心行动”对象户。
▲家长陪同孩子参加“先心病”筛查。恩平市红十字会供图
在通过本市筛选之后,恩平市红十字会很快就把韦玉行的治疗行程安排好,韦玉行在父亲的陪同下前往了广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前后总共四天,第一天检查,第二天就马上安排手术,第四天医生检查过就出院了,当时我支付了2万多元,回到恩平之后这些费用全都给我补上了,基本上不花钱就把女儿的病治好了,实在是太感谢了。”韦绍熙激动地说。
经费来自哪里?自年启动“一元爱心”募捐活动,恩平市红十字会利用“一元爱心”筹集善款救助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先后免费救治了多名患者,是全省救助人数最多的县级市区之一。
学生积极响应“一元爱心”活动
去年,恩平市红十字会通过倡议部门单位开展“一元爱心”活动,获得捐赠善款元;在公共场所投放募捐广泛收集社会热心人士的善款共元;企业捐赠善款元。一年来累计资助困难群众户(人),资助总金额25.92万元。加上医疗报销一部分费用,贫困家庭就基本可以免费做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救心行动”怎么开展?恩平市红十字一直按照省、市红十字会有关救助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村(居)委会、镇(街道)和媒体力量,广泛宣传并深入基层摸查及筛选对相互。同时,依靠广州医院医院进行“救心”手术,去年共帮助7名贫困家庭先心病患者成功施行心脏矫治手术。
恩平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甄竞舵表示,目前先心病“救心行动”已从点到面,由贫困村扩大到全市,行动任重道远,将继续将其作为品牌项目抓好,并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C
无偿献血获市民大力支持5月16日上午,牛江镇在全民健身广场组织举办年无偿献血爱心活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踊跃献血,掀起一股“人人献血、个个有爱”的热潮。
献血,看似一项普通的事件,却影响着诸多医疗工作进展和作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微弱因素”。
近年来,恩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偿献血工作,多种措施并举,积极推动无偿献血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保障恩平全市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在恩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镇(街)的领导班子不仅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献血活动,并且以身作则,带头献血,形成领导干部率先挽袖献血、广大群众纷纷跟上的良好氛围。
去年,恩平市共有多人次参与献血,献血总量达到87万毫升,首次突破80万毫升献血总量大关,%满足恩平市医疗临床用血要求。今年1-5月已有人参与无偿献血。
“我们部门是帮病人净化血液的,经常看到有些贫血很厉害的病人,需要的用血量很大,看到病人没有血可以用,我们作为医生也很着急,很多同事自己就去献血,我也加入了献血队伍。虽然我们献的血不一定能马上用到病人身上,但所有血液都由血站调配,能相对缓解整体用血紧张的状况。”今年57医院血液透析科主任陈彪不仅是医疗战线的“老江湖”,翻开恩平市献血记录,他自年至今,献血27次,献血量达毫升使他高居记录榜单第四位。
“能坚持这么久,我想这是出于我的职业特殊性和社会责任感。”陈彪告诉记者,“20多年前,医院的用血量很大,而当时献血的人还不多,血库用血量也不足,每当用血紧张时,做大手术需要用血的病人只能被迫延长手术时间”。
“作为一名从事血液方面工作的医生,我更能深刻体会血液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定期参加献血,对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毫无影响,我们每一位健康公民都应该积极加入到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陈彪告诉记者。
据了解,一名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毫升,约占人体体重8%,一个人一次献血-毫升,只占总血量5-10%,再加上抽出的是外周血管的血,人体会自动将原来贮存于脾脏、肝脏等内脏的血液释放到血管中,保持恒定的血容量。
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能补充上,血浆蛋白质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所以献血不会影响献血者的健康。“健康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献血后,人体的造血组织会自动加速造血,一般在一个星期后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另外,常献血会使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激发,新鲜血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献过血的人。长期适量献血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对降低血脂、预防高粘血症有一定帮助,使血液流速加快,增强供氧及运送营养物资的能力。
▲吴小玲(左)献血前量血压。周晓营摄
“适量献血会使人更加健康,也只有健康的人献血,才能被血站采用,所以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的人也说明身体状况一直都很不错。”同样是献血达人,医院检验科医生吴小玲说,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更有责任和义务积极献血,用献血的方式奉献爱心。参与献血活动,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能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为需要救助的生命奉献爱心,尽自己的薄力,这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
恩平市红十字会精品项目●“博爱家园”项目
率先创建全省第一批、江门市第一个省级“博爱家园”,之后又连续创建了6个江门市“博爱家园”,创建数量成为全省之最;通过争取海内外慈善机构捐赠资金,在全恩平市范围内援建10所乡村博爱卫生站,大大改善了群众的就诊环境,成为全省创建博爱卫生站标杆。
●“一元爱心”活动
自年启动“一元爱心”募捐活动,恩平市红十字会利用“一元爱心”筹集善款救助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先后免费救治了多名患者,是全省救助人数最多的县级市区之一。
●无偿献血
去年,恩平市共有多人次参与献血,献血总量达到87万毫升,首次突破80万毫升献血总量大关,%满足恩平市医疗临床用血要求。今年1-5月已有人参与无偿献血。
文江门日报记者周晓营
责编:张安怡
点击“阅读原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zlff/6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