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下午,浙江大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院)、爱佑慈善基金会、浙江省先心病救治网络平台为我院进行“浙江省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定点单位”、“爱佑慈善基金会救助咨询工作站”授牌。
先天性心脏病是直接导致流产、死胎和婴幼儿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缺陷疾病中占有量最高的疾病,也是目前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因素,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儿童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很多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果能早期发现,是有可能完全治愈的,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今后,富阳及周边地区的准妈妈如果孕期发现胎儿有心脏畸形,我院工作人员会将检查结果反馈到浙江省先天性心脏病网络救治平台,浙大儿院心脏中心专家会视畸形情况给出是否继续妊娠及后续治疗意见。如若有需要到浙大儿院现场就诊咨询的准妈妈,医院也会开启绿色通道快捷就诊。
此外,孩子出生后诊断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我院工作人员通过筛查、评估,需手术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对于贫困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工作人员还会协助申请各类慈善基金,根据实际费用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助,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让更多的孩子能得到及时救治。
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定点单位落户我区,体现了浙大儿院充分发挥医联体、医共体和分级诊疗的协同功能,定位服务基层、帮扶基层、精准扶贫的社会责任。通过专科医生带项目下沉的模式、以区妇保院为筛查定点单位,开展面向富阳区和富阳乡镇级医疗服务机构的培训教学、共享共建、临床研究、推广应用等工作,提高了基层医务工作者对先心病的预防、筛查、诊治等能力,加快了推进出生缺陷领域基层医疗水平同质化创新突破,也为出生缺陷标准化实施和修订提供政策依据。
授牌仪式结束后,浙大儿院专家团对我院相关医护人员及乡镇(街道)妇、儿保医生共80余人进行了新生儿疾病诊治救助知识的科普和培训。
浙大儿院专家还到我院新投入使用的超声影像中心对数名先心病患者进行了会诊,并提出治疗意见和方案。
链接:富阳区妇幼保健院超声影像中心投用
近日,装饰一新的区妇幼保健院超声影像中心投入使用。中心设在门诊综合楼四楼,占地余平方米,设有12个工作室、1个示教室及候检区、心理咨询区等区块,环境整洁明亮清新,流程布局合理,与原来的场所相比,舒适性、私密性更加良好。同时,中心还整合了原来的设在保健计生楼妇科超声检查,为人员和服务质量管理提供更多便捷。
据悉,该中心目前已成为我区规模最大、人员技术力量最强、开展项目最多的妇产科超声影像检查的科室。
中心现有医护人员33名,其中,医生17人(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9名),有2人担任省级学组委员,是一支技术力量过硬、协作能力强的队伍。拥有超声诊断仪14台,年超声检查人次40万左右。其中,早孕期胎儿结构性畸形筛查约人次/年,中孕期胎儿结构性畸形筛查约人次/年。医院现已成为浙江省胎儿心脏超声诊断医院,浙江省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定点单位,是富阳区医学重点学科。
近年来,中心在产科超声标准化切面技术推广、高危产科疾病的超声诊断、三维超声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展的早孕期胎儿结构性畸形筛查(包括NT)、中孕期胎儿结构性畸形筛查,凶险性前置胎盘、隐匿性前置胎盘等少见异常胎盘超声诊断、盆底超声、超声介入下聚桂醇硬化切口妊娠等成为全区妇产科超声检查的特色项目,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经阴道超声检查宫颈预测早产、胎盘脐带高危因素的超声诊断等项目已走在省内前列。这些项目的开展对提高本地区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孕产妇潜在风险具有深远的意义。
同时,中心还十分注重科研和教学的提升。共引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20项;主持完成富阳区及以上各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中国医医院“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项目1项;在各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每年举办浙江省、杭州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1~2项,学科长期担任社区超声医生的进修带教工作。
(通讯员蒋军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zlff/6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