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凌晨,一阵微凉,凌晨四点,一个身影出现在上海虹桥机场,他就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介入专家高伟,今天他起了个大早,因为他要赶往一个地方,在那有一个病人在等着他。
上午10时,经过千里奔波,风尘仆仆的高伟教授来到了他的目的地——医院,今天在这里有一个手术等待着他的指导。医院党委副书记、医院等待,简单的寒暄了几句,高伟教授就在郑大一附院驻扎式帮扶专家霍玉峰和儿科主任解发雨的陪同下来到病房,对即将接受手术的孩子进行了又一次详细的检查,和科室医护人员讨论着手术的各个细节,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9月26日15:30,患儿被送入介入手术室,整个封堵过程耗时半小时,手术过程中,在超声科医生心脏超声引导下,很快找到了缺损位置,通过股静脉穿刺置管经导管将封堵器送入心脏,并在缺损位置释放封堵器将房间隔缺损完全堵住,患儿术中无任何不适。
9月26日16:00,济源市首例接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微创介入封堵治疗手术的患儿推出了介入导管室,整个封堵过程耗时半小时,患儿术中无任何不适。此次手术是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高伟教授、医院PICU霍玉峰教授和医院儿科主任解发雨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济源市首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微创介入封堵治疗手术,同时第二台手术也是高难度的一房两伞封堵术,也开创了河南省首例一房两伞微创介入封堵术治疗的先河。
作为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一般要采用外科手术,但外科开胸手术创伤大,病情恢复慢,并发症多。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介入诊疗的进步,介入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优势逐渐体现,它是指在影像学的指导下,通过微创穿刺置管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而介入封堵术是介入治疗的一种,介入封堵术主要适应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冠状动脉瘘及肺动静脉瘘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郑大一附院启动的驻扎式帮扶活动,目的就是通过派出一支队伍、提升一个专科、推广一项技术,真心实意的帮助帮扶单位提升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解决群众医疗需求,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我作为驻扎式帮扶济源市人民院的首批队员,深感责任重大,我们通过参与科室管理、定期坐诊,教学查房、学术讲座、开设“医案医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zlff/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