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儿约占出生婴儿的8‰,是婴幼儿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对于先心病,我们必须防治结合。
三级预防和一般防治有点不同,概括地讲,一级预防针对病因的预防,二级预防针对疾病的筛查,三级预防是疾病的治疗。
第一级防治:孕前三到六月
准爸爸要比准妈妈更早三个月远离致病因素。
先心病的一级预防,就是要杜绝胚胎形成发育过程中会导致心脏畸形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是环境外因,包括母亲感冒或用药、接触射线、吸烟、过度饮酒、风疹等病毒感染、家装污染……这些通常发生在怀孕的头几周,那时的妈妈甚至还没有妊娠反应或刚刚有点感觉,可是心脏的畸形就可能已经注定了,而且越严重的畸形形成就越早。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躲避这些外界的不良因素,准爸爸更需要提前行动,怀孕半年前就要开始,准妈妈则至少要提前三个月开始防范。
另一方面的致畸因素就是内因了,比如家族基因缺陷,带有先天性心脏病易感基因。
第二级防治:十月怀胎过半
怀孕五个月一定记得做胎儿心脏超声
由于先心病具体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虽然不是遗传病但是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所以二级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即妊娠五个月时做胎儿的心脏超声。
虽然患儿在妈妈肚子里一到两个月时就已形成先天性心脏病,但那时医生还无法发现患病,直到胎儿增长到五个月左右,专业医生利用超声技术观察心脏的结构和血流,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心脏结构的正常与否,发现胎儿心脏的大部分畸形,准确率高达98%-99%。
二级预防的结果会给家长一个参考,对于简单的心脏病,治愈率高,手术风险低,可以待孩子出生后进行手术。而对于过于复杂的心脏疾病,如果现有医学条件难以治疗或治疗远期效果不好,根据国情可以请家属考虑优生优育终止妊娠。当然,目前绝大多数的患儿都是可以治愈的。
第三级防治:产后第一时间
尽早发现,及时诊断,适时治疗,个体化治疗
在二级防治的基础上,患儿一旦降生,就需要给予及时准确的诊断,根据孩子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时机手术,即先心病的三级防治。目前这一级防治无论是内科治疗还是外科治疗,诊断率比较明确,手术效果也比较好,绝大多数的孩子远期效果也好,可治性强、治愈率高,大概70%-80%的孩子的心脏做完以后和正常人的心脏差不多,未来的生活、婚姻、生育以及工作都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手术的时间需要专业的选择,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先心病,比如就是小的室缺或房缺,一般可以等到六个月或者一岁甚至两岁再做手术,尤其某些缺损特别小的孩子还能自愈。
但是有些先心病患儿的治疗则越早越好,这是指包括喂养在内的全方位治疗。因为先心病病牵扯的是孩子的心肺两个系统,比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超过了两周就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机会,得做两次手术才能够得到根治。
先心病病种繁多,分类复杂,具体到每个孩子身上也是不同的,制定治疗方案时绝不能生套硬搬,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个体化情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所以,先心病孩子的手术要根据孩子的病情等综合评估后,基于患儿利益最大化,选择最佳的个体化的治疗时机。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mfzl/1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