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人选择赴海外看病的同时,不少外国患者将寻医问药的目光投向中国。近日,我院成功救治了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脏疾病的俄罗斯患者。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
年12月,29岁的娜佳(化名)在俄罗斯查出自己患有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缺损长度达到2.02cm,当地医生表示,由于条件有限,这种疾病在当地无法救治,建议她去莫斯科进行手术。娜佳的丈夫是中国人,建议她回到中国就医,娜佳在和家人一起比较医院后,决定前往中国接受治疗,并于年1月份入住我院心内科。
为了缓解娜佳术前的紧张情绪,医生们与她进行轻松的交谈。
由于患者此前有过生育史,心脏构型发生变化。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医院院长于波教授带领心内科二病区主任袁杰教授召集心内科手术医生、护士以及心超室专家召开病情讨论会。经过详细的讨论,医生们觉得为娜佳实施心脏封堵治疗。
袁杰主任(右)在手术中
对于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传统的心脏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较大,易留下较大疤痕,术中很多病人需要输血,恢复时间也比较长。加上患者有过生育,心脏结构发生变化,选择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更加适合娜佳的病情。术中,医生将一个大小合适的封堵伞被精准无误地送到了患者的房间隔处,封堵住了房间隔缺损,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经顺利出院。
医生为娜佳放入封堵伞,手术顺利结束。
据袁杰主任介绍,房间隔缺损为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房间隔缺损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畸形并存,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1:3,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与遗传,与孕妇怀孕前三个月的病毒感染、服错药等因素有关。有时候由于发病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先天性心脏病。因此,袁杰主任建议要尽早进行检查,一旦检查出先天性心脏病,最好在学龄前进行手术治疗。
医学科普:什么是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房间隔缺损根据胚胎发育可分为继发孔型及原发孔型缺损两大类,前者居多数,后者心内畸形较为复杂。临床所指房间隔缺损多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一般在婴儿期症状较轻,因而不易早期发现。房间隔缺损的大小不等,多为单个,部分可为多个或筛孔状。房间隔缺损的症状随缺损大小而有区别,小于5mm的缺损为小型房间隔缺损,小型房间隔缺损且左向右分流量少者可长期无症状,生长发育状况与常人相同,很多小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成年后才出现症状。
文|李华虹 刘野(实习记者)
摄影|刘野(实习记者)
编辑|杨帆
哈医大二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mfzl/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