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医院选派到以色列施耐德儿童医学中心研修三个月。行前我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了解到犹太人虽然只有世界0.2%的人口,但20%的诺贝尔获奖者是犹太人。这个仅有多万人口的民族,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人物,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拉斐尔、季诺维耶夫、卓别林、洛克菲勒、索罗斯……这个民族和这些伟人为世界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般人只知道犹太民族善于经商,殊不知犹太民族特别重视教育,他们把学习作为终生的使命,重智慧胜于重金钱。抱着“空杯”的学习态度向“高手”取经,我来到了这个神秘的国度。
我所研修的施耐德儿童医学中心位于PeterTikva市,距离特拉维夫大约10公里。下面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以色列。
1以色列的气候
来之前看了特拉维夫的天气预报,觉得只是比国内的秋天稍暖和一点,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季节气候非常温和,气温在28-14度之间,天天蓝天白云暖阳,很少有风,一件T恤穿了2个多月。
特拉维夫的地中海沙滩
2安全问题
在国人心中,以色列处在战乱地区的中心。只要是听说我去以色列学习的朋友,先是惊讶,随后就是忐忑的询问和叮嘱。甚至有朋友开玩笑说,到以色列一定要捡个炮弹壳回来。来到这里后我发现,以色列的社会治安真的非常安全,医院、商场等大型公共场所安检严格,随处可见真枪实弹的士兵,一点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3以色列简介
年以色列宣布成立,年以色列总人口万人,其中犹太人口共.7万人,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以色列使用的语言是希伯来语,但是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医生,基本上英语都非常好,因为在大学里有一部分科目是全英文教授学习。
城市公共设施齐全而且全部免费开放,例如公共卫生间、海滩更衣室、淋浴间等。路边、医院内到处都有直饮水龙头。
这里的城市简直就是森林中的城市,绿化率大多80%以上,到处是盛开的鲜花和热带树木,你根本想象不到脚下就是沙漠,这与以色列先进的滴灌技术有关。犹太人发明了滴灌技术让沙漠变成了绿洲,地面上的管子只插入大树的根部供水,或者花园的管子有一些极细小的小孔,通过虹吸作用被植物吸走水分,又防止了水分的蒸发。
生活中感受最深的是,每次过马路,在斑马线上,只要司机看见有行人要通过,都会立刻停下来礼让行人,从来没有司机抢道。有时我们让车,可是车还是停下坚持让我们先走,搞得我们每次过马路都很不好意思让车等,立刻小跑过去。
近观先进的滴灌技术
路边的塑料垃圾回收箱
路边的直饮水设置
小区公共绿化区域的狗粪箱
4施耐德儿童医疗中心
我所研修的以色列施耐德儿童医疗中心(SchneiderChildren’sMedicalCenter)是以色列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医院,是以色列最大的儿科心脏治疗中心,外科每年进行多达台手术,台儿童心脏手术,50%病人在一岁以下。每年超过30例心肝肾肺移植的病人。影像中心完全是一个无胶片化的、顶级的数字化中心,并为各科室及临床提供了所有的影像诊断服务。
施耐德儿童医学中心是业界首推的儿童治疗和关怀中心。秉承专为儿童服务的理念,医院精心选用半透明装饰材料和极为柔和的颜色标识为儿童营造清新、明亮和恬静的氛围。医院,每个人立刻就会被漂亮、宽敞、明亮的正厅所吸引,正厅不定期不同的装饰吸引着每一位到访者,这里更像一个儿童娱乐中心,大型的陶彩马儿,医院墙上各色各样的画、精美的艺术品,给人以一种温馨的感觉。
光明节期间的施耐德儿童医疗中心大厅
①放射科墙上的中国画
②X光下的物品
5以色列的医疗现状
在以色列,犹太人高中毕业后必须全民参军,男生三年,女生两年,退伍后大多数选择自费旅游一年半载后再决定上什么大学。
关于医学生的教育过程,医学院校6年毕业,毕业后即为MD。经过半年准备,要参加全国医师统一考试合格,才能参加1年的internship(实习),1年的GP,即GeneralPractitioner(全科医生)。医院当residensy(住院医师),放射科医生5年,然后在儿科轮转1.5年,最后回到专业科室进行subspecialty(专科学习)。不同专业时间不一样,外科5-7年,内科4年,儿科4.5年,之后再做2.5年的fellow选择自己喜欢的亚专业,也就是说,想要做一名真正的儿科医生至少需要14年,快的话要35岁左右才开始挣钱。我见到一个在放射科轮转的医生,已经40岁。
关于医疗保险,这里看病如果没有医疗保险看病非常贵。但如果有保险,医院看病是全免费,包括住院期间的饮食。但是由于工作不一样,交的保险费不一样,遇见一个在耶路撒冷开饭店的中国老板,她说医疗保险她要交谢/月,而她的工人只需交70谢/月,享受的医疗待遇是一样的。
因为没有医疗费用的纠葛,所以医生看病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用药或手术,我见过一个先天性心脏病的,今天做了B-T分离手术,第二天就又做了Norwood手术。或者手术台上发现手术效果不好,立刻重新做二次手术。所以,这里的医患关系非常融洽,患者也非常信任医生,不存在用好药用贵药的问题,全是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6放射科
包括X线、CT、磁共振、超声、介入。入科第一天,主任ProfKonen带我参观了科室的各个房间,和各个组的老师打招呼,并给我打印了一周会议安排。其实会议也是临床科室医生来和影像科一起会诊他们的病人,是按照科室分的。有些会诊是临床科室把病理证实的病例经过治疗后进行对比,来放射科共同阅片评判。
共同阅片值得推广:临床医生和放射科医生在放射科一起共同阅片,阅片之前由临床医生提前递交患者信息以及过去检查影像光盘资料,放射科医师提前阅读患者的影像资料。阅片时,由临床医生先汇报病史,包括实验室检查,然后由放射科医生讲解片子,包括各种影像资料,X-ray,CT,MRI,各种造影、B超等,讨论时,大家可以随时提出质疑问题,很多问题明显是教授们之前查过文献和认真思考过的,绝不流于形式。这种模式,非常值得推广。
磁共振检查患儿全部全麻下进行,磁共振机房有专用麻醉机,每天有一位麻醉师负责。磁共振有专门的苏醒观察病床,各种监护及抢救设备齐全。诊断医生就在磁共振室写报告,随时指导技师检查,所有增强检查由诊断医生来注射药物。
听力保护:即使全麻,所有被检者戴耳机。如果检查期间技师、麻醉师、或医师需要在磁体间,全部戴上耳机。
保护患者隐私:检查室和磁体间的玻璃装有窗帘,需要时会放下帘子,比如乳腺检查摆体位时,或者病人需要穿刺时等。超声检查每个病人检查时都用纸巾把小腹部盖上保护隐私部位。
人文关怀:家属在检查前会跟随进入机房,检查结束,医生把患儿抱出机房,在外面的观察间等患儿苏醒后立刻让家长进来。
卫生消毒:每个病人检查都要换上干净的床单和被子,保证一人一换。操作前后医生全部进行手卫生消毒,并且戴上手套,保证一人一换。超声检查用滚轴形纸巾,保证一人一换。
诊断细心:对疑难疾病或少见病的诊断,医生会仔细查阅临床资料和阅读文献,并和临床医生交流。有些危重患者,临床医生每天都和影像科医生共同阅片会诊病情。
放射科候诊区
放射科的图书馆
磁共振科
放射科墙上的公用钥匙箱
将患者从病床换到检查床的滑板
科室的会诊会议安排
临床科室来放射科会诊
7讲座
每天下午2点,医院为我们中国医生安排有专门的英语讲座,虽然都是临床医生讲的,但对于我多了解一些临床知识,和影像结合起来也有很大收获,另外提高了专业英语的水平,第三,从国外医生的讲座里也吸取了很多教学方法,比如他们善于形象的应用肢体语言,模仿某些疾病,给人流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在授课时启发学生,或者用一个故事把疾病联系起来,或者把听课的每个人融入到课堂的治疗过程中。另外课件也可以用一些动画电影等辅助讲解。
每周四上午8点15,有一个小时的全院讲座,所有医生都必须来听课。讲座开始前大厅里有面包咖啡充饥。
专门为中国医生安排的讲座
全院讲座
体会
方便实行借鉴的方面:1.增强临床科室和影像科室的会诊交流,完善会诊制度;2.进一步探索趣味教学模式;3.增加科室人文关怀和文化建设;4.推广英语查房和英语教学。
致谢
医院给了我这次出国学习的机会,感谢国际应急管理学会医学委员会(TEMC)给我们开启了与国外专家交流的一扇大门,感谢Schneider儿童医疗中心的老师们,医院的领导、同事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家人在后方的鼓励和承担……以色列之行,我无悔!
和HEADProfKonen合影
作者简介:
闫瑞芳,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医院磁共振科副主任。擅长神经、骨肌、腹盆腔疾病磁共振诊断,尤其对儿科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目前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国家级、核心及SCI论文20余篇,编写影像学专著4部。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学会青年委员,医院协会放射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医学影像分会委员,河南省图像图形学会放射学医工结合分会委员,新乡市医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秘书。
往期16大精彩回顾个病例解析汇总
个基础影像病例汇总
全身各部位影像数据
全身14个部位的X线解剖+摄影技巧+读片技巧
全身各部位系统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断层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报告模板(X线、CT、MR齐全)
7本经典影像书籍读书笔记
58医院经典读片汇总
个经典医学影像名家视频讲座汇总
个精品医学影像专题内容汇总
31种常见疾病的分期分型
35种影像综合征汇总
32篇专家共识,规范您的影像检查行为
75位老师求助内容汇总
影像学院篇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mfzl/2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