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病率,占先心病总数的10~15%,女约为男的2~3倍。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显示,在胎儿期肺的呼吸功能尚未开始进行,由上腔静脉流入右房、右室的血流绝大部分经由动脉导管而流入主动脉中。
出生后,随着呼吸功能的进行,肺血管扩张,压力降低,动脉导管的功能即丧失而自行关闭。约95%婴儿在1岁内关闭,如仍开放即称为PDA。未闭导管多呈管状型,亦可为漏斗型、窗型或动脉瘤型。
由于主动脉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高于肺动脉,故本病的主动脉血流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均持续经未闭导管而分流入肺动脉中。使肺循环血管、左房、左室及升主动脉的血流增多及扩大。若继发肺高压,肺循环阻力增高,则右室压力负荷增高而肥大,使自左向右分流量减少,甚而呈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而出现紫绀。
外在表现上,动脉导管未闭轻型者可无症状,中、重型者多有心悸、气急、咳嗽、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生长及发育迟缓。严重者可有左心衰竭症状;继发重度肺高压者可有紫绀、胸痛、心律失常及咯血。
动脉导管未闭紫绀的特征为下肢较上肢明显,左上肢较右上肢明显。典型者胸骨左缘第1~2肋间有机械样连续性杂音(因整个心动周期中,主动脉的血流持续向肺动脉分流所产生的),响度2~4级,多伴有收缩期或连续性震颤;P2有不同程度亢进,但除伴有肺高压者外多被淹没在杂音之中;血压增高,脉压增大;有周围血管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mfzl/4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