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先心病治疗 >> 先心病如何治疗 >> 正文 >> 正文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和外科封堵治疗

来源:先心病治疗 时间:2018-6-24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于年由Porstmann等首次报道。年King及年Rashkind成功实现了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年,Cambier首先报道应用弹簧栓子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取得成功。20世纪90年代,Amplatzer封堵器的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使介入技术和器材日趋完善,同时随着国内一些医师和器械厂家改良了部分封堵器材,使得器材价格大幅下降,先心病的介入治疗范围不断扩大,治疗的数量迅速增加,中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位。过去单一的外科手术方法已变为可通过介入或/和外科手术协同完成。介人性治疗以更加完善的操作技术,简便安全的操作程序,创伤小无瘢痕的远期疗效,得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世纪90年代,经胸小切口的心室间隔缺损封堵首次出现。经过20年的发展,该项技术已经成熟并在国内得到发扬光大,我国的经胸小切口封堵技术领先全球。

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是由外周血管插入导管,将特制的装置由外周血管送入达到所需要治疗的病变部位,将装置释放并固定在病变部位,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其特点为:不开刀、并发症少、恢复快、不留疤痕等。目前已成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而外科封堵术是经胸部小切口(长约1cm-3cm),不用体外循环,在心脏跳动下,将特制的装置(封堵器)直接经心脏表面送入到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目的,其具有切口小、不用体外循环、适应症广、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等。

相对外科封堵,介入封堵具有局限性:(1)受外周血管条件限制,不适宜年龄小、体重轻,且需早期干预的患儿。(2)难以封堵靠近主动脉瓣的室缺,如干下型。(3)室缺较大时成功率低,转外科不方便。(4)对于肌部室缺封堵,经皮介入治疗建立轨道复杂,成功率低。(5)主要应用于膜部小室缺,和少数肌部室缺。(6)射线对儿童的影响。外科封堵的适应症及优势则包括:(1)除流入道大室缺外的大部分室缺和绝大部位房缺。(2)针对不同的室缺,可采用多种伞型。(3)不受病人年龄和体重限制。(4)换伞容易,可选择相对较小的伞。(5)不需要体外循环。(6)封堵失败后可直接转直视手术。(7)无射线对患儿的损害。(8)不造成血管的损伤。(9)皮肤伤口及创伤很小,相对微创。(10)可与其它心脏手术组合。

我科对常规外科手术及介入封堵术、经胸小切口封堵术等技术均熟练掌握,常规对病人评估后选用最优方案,结合全球最先进的DSA/CT复合手术室对病患进行一站式治疗。

郑远工作室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药有哪些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rhzl/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