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安全|高效
麻医台
缩窄性心包炎及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
|NO.1|
缩窄性心包炎往往是心包发生炎症后不能迅速地被控制而迁延成慢性,逐渐使脏层及壁层心包瘢痕纤维化,形成了一个包裹心脏的硬壳,严重地压迫了心脏并妨碍了心脏的正常充盈的结果。
NO.2
麻醉处理:
缩窄性心包炎病人的循环、呼吸及其他器官功能均明显地受到损害,使麻醉的选择十分困难。术前应尽可能地改善病人全身情况。病人应摄取高蛋白饮食以提高血浆蛋白含量,必要时可从静脉补充白蛋白或全血或水解蛋白,以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
无论采取何种麻醉方法,均应使循环功能收到最小的抑制,仍以气管内插管,控制呼吸保证病人血气指标正常,以及创造安静的术野以利手术进行为佳。
术后早期中心静脉压仍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腹水仍然存在,加上开胸后的影响,呼吸的管理仍很重要。应等病人完全清醒,潮气量基本恢复,血气指标正常时方可拔除气管导管。
麻医台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
NO.3
1、病理生理: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按病理生理的改变可分为两大类,即充血性先天心脑血管畸形及紫绀性先天心血管畸形。
NO.4
2、手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测
心血管外科手术室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有病变的气管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维持生命的器官,另一方面要对这些器官进行手术又必须用很复杂的手段如体外循环等来达到目的,结果病人的生理功能受到很大干扰,自主调节功能往往有所改变。
(1)心电图
(2)脉搏血氧饱和度
(3)潮气未CO2浓度测定(ETCO2)及呼吸器CO2浓度变化图形测定。
(4)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彩色血流影响图,心表面超生心动图。
(5)动脉压。
(6)中心静脉压
(7)经胸壁右房及左房置管侧压。
(8)体温
(9)尿量
(10)动静脉血气、电解质及血红蛋白
(11)心排血量
(12)激活凝血时间与凝血因子
(13)血糖
麻医台
3、心肺转流前的麻醉处理
麻醉诱导插管稳定后即可进行动静脉测压,测温及导尿等操作。
NO.5
3、心肺转流中的麻醉处理
(1)心肌保护
心血管内手术操作时必须钳夹升主动脉以达到术野无血的目的。
(2)麻醉的维持
心肺转流后肺循环停止血运,肺脏失去气体交换的功能。
(3)心脏复跳
当心内手术操作进行到2/3时即可全身复温。在心内手术操作完毕时,鼻咽温可恢复到30℃以上,松开升主动脉钳后大部分心脏能在2~3分钟内自动复跳。
(4)心肺转流停止后的处理
病儿心跳循环恢复满意,即可拔除主动脉及上腔下腔插管,此时宜及早注入鱼精蛋白拮抗肝素,鱼精蛋白用量可根据鱼精蛋白剂量反应曲线计算之。
“你好,
故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zlfy/1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