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规定,儿童先心病可享受最少85%的医疗费用报销。实际上,双流区社会关爱援助中心却遇到了仅享受了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的案例,在救助工作领域内引发争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哪里出了“错”?
说到先心病,许多人可能并不陌生,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20万。先心病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多种畸形,症状千差万别,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矫正畸形。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数患者如及时手术治疗,可以和普通人一样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保障政策靠不上,8岁女童来求助
不久前,援助中心社工接到双流区志愿者协会一转介个案,8岁的先心病患儿小童急需帮助,社工入户调研发现,小童的父亲长期灵活就业,爷爷务农,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离异的母亲已重组家庭,无力提供支持。由于父亲有打零工收入超过低保标准,这个家庭不能享受低保政策帮扶,经济比较拮据。
孩子病情严重,医生建议尽快手术。可是做手术需要一次性垫付12万元,家里的积蓄远远不够,社工建议小童家长做网络众筹,为了保护小童隐私,家人起初不愿众筹,找亲戚朋友借了8、9万元,凑齐了手术费,术后高昂的重症监护室费用让一家犯了难,家人不得不找社工协助其发起网络众筹。在2周多的时间里,筹得善款3万余元。
为了表达对爱心人士的感谢,小童的爷爷和父亲主动参与“双流乐捐人”活动,捐出2千元。
在媒体播报此正能量事迹后,许多读者提出了疑问:
为什么明明有先心病儿童救治政策却不使用?政策不是规定全免费治疗吗?为什么还要借钱、做众筹?
有的先心病,政策还真救不了
年,四川省出台的先心病和白血病患儿救治政策(见上图)规定“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城乡低保家庭、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按定额收费标准由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全额报销;属民政部门认定的其他家庭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定额收费标准由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报销85%。”
?相关政策文件(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全免费”的说法并不准确。社工咨询成都市医保局得知,政策规定采用“单病种定额付费”方式为先心病患儿进行救助。何为“单病种定额付费”?原来,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每个先心病患者所遭遇的具体症状不同,救治的方法也有区别。例如,儿童室间隔缺损治疗可享受定额报销3万元,儿童房间隔缺损治疗单病种付费标准为2.5万元。
所有的患儿都能享受救治吗?文件明确规定救治的病种包括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肺动脉瓣狭窄4种。我们的主人公虽罹患“右心室双出口”先心病,却不在以上4类保障范围内(如上文政策截图),只能享受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小童此次住院医疗费用共计.96元,个人自付.78元。笼统计算,报销比例约67%。在众筹的3万多元善款支持后,这个家庭实际负债1万多元,家人向社工表示会自力更生,慢慢还债。
?小童住院结算票据(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救助政策的使用是有限定的,在这种情况下,社工引导困难群众自助自救、倡导社会力量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个人众筹确实是很好用的工具。
目前,小童已经出院,正在康复中。
供稿人:张瑶
督导:骆晓林
责任编辑:张瑶
——END——
生活你我她有爱才爱戏
爱有戏
小i说
协力构建更具幸福感的社区
张瑶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zlfy/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