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不容小视,占出生活婴的0.4%~1%,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20万。
一、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杀手原来是它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出生缺陷疾病。据上海市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研究所所长刘锦纷教授介绍,目前在中国先心病位居出生缺陷的首位,发病率达到6‰~9‰,我国每年新增先心病患儿超过12万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中心主任张海波教授则说到,在每年余例先心病手术中,小于1岁婴儿和复杂先心病各占50%以上。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帮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得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司日前启动实施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利用“双指标法”为出生后6小时至72小时的新生儿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首批在全国24个省份启动。
二、“双指标法”简单易行、无创伤性先天性心脏病已经成为危害新生儿生命健康的一大元凶,对该病的筛查已经迫在眉睫。在这个领域内,国内专家进行了很多探索,旨在早日攻克这一难关,为万千家庭送来福音。皇天不负苦心人,在通过大量研究,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医院黄国英教授团队终于建立起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双指标法”,目前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转诊体系。
“双指标法”即采用心脏听诊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两项指标,在新生儿中进行早期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经过反复多次论证,专家团队认为“双指标法”简单易行、无创伤性、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适用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
三、阴阳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家长应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危害及新生儿早期筛查的必要性,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筛查’不是诊断。”医院院长黄国英说,若筛查结果为阳性,应及时进行确诊和进一步的评估与治疗;若结果为阴性,则可暂时不考虑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由于先天性心脏病的复杂性和筛查技术本身存在的局限性,部分婴幼儿可能出现假阴性的情况。因此,建议所有筛查结果为阴性者,除常规体检外,若存在呼吸急促、紫绀、多汗、反复肺炎、体重不增加等情况,应及时接受进一步检查。”黄国英说。
四、新筛中心省级覆盖,成效斐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司司长秦耕表示,年,我国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6.8‰、9.1‰,比年分别下降了34.0%和31.1%,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先天性心脏病等出生缺陷问题依然突出。通过筛查可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及时采取必要的诊疗措施,可降低新生儿和婴幼儿死亡率,并有效改善患儿预后。
截至年底,全国共有各级新筛中心家,实现新筛中心的省级全覆盖。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医保报销政策也相对比较完善,开展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时机和技术基本成熟。
整合/排版|邱泳镜
责任编辑|王萌杰
来源|新华网、北晚新视觉网、人民网、科学网
封面|网络
往期更加精彩●千呼万唤终于来了!首届“中国医师节”
●含致癌物!这种降压药原料药被召回了!
●喜讯
抑制肿瘤转移复发有望实现!
●这些谣言正在暴露你的健康素养……
●吃药也得讲究姿势?这些常用药服用方法大不同!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mfzl/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