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上来讲,西方发达国家先心病发病率较低,和他们生活水平较高、孕期保健做得可能更好有关,在先心病一级预防方面其先进理念及实践经验值得借鉴。随着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先心病发病率也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良好态势,当然,生育政策调整也会带来新问题,比如二胎政策放开后,短时间内会有相当数量的高龄产妇,无形中增加先心病的罹患风险。某些先心病出生后再干预可能会带来更差的疗效及远期预后,故在胎儿期对部分先心病进行干预成为一档期的热点前沿技术手段,如胎儿介入、胎儿外科,目前国外这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我国虽起步较晚,但也在积极探索开展对包括肺动脉闭锁、重度肺动脉瓣狭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胎儿进行胎儿期干预,以避免这类胎儿出生后只能进行单心室矫治或“一个半心室”矫治。需要说明的是,胎儿期干预后这类胎儿的两个心室可能发育的更完整,出生后进行外科或介入治疗的远期效果比单心室或一个半心室矫治的的效果要好。我国有一部分先心病介入治疗医生已经在这方面开展了初步的临床和研究工作,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在胎儿干预方面技术水平也会跟国际上逐渐保持一致。
总的来讲,通过不断强化培训与教育工作,加强学术交流、互通有无,培养更多先心病防控人才,严格把控好“三道关口”,聚焦领域内新理念和新技术,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我国先心病防控事业明天会更好。
张戈军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结构性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及瓣膜病等)介入诊疗。现任中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3病区副主任,曾历任中医院放射介入病区主任、介入放射科副主任,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目前为国家先心病介入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先心病专委会委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考试专家委员会先心病组秘书、亚太心脏联盟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母儿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为卫生部首批认定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培训导师及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资质考试面试考官。
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从医以来即师从于我国先心病及瓣膜病介入治疗的先驱戴汝平教授,接受了严格、完整的心导管技术和心血管影像的训练。基本功扎实,技术全面,作风严谨,勇于创新。从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工作二十余年,共完成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介入诊疗一万例以上,能够独立完成我国目前开展的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重要并发症发生率1%;还擅长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诊断和镶嵌(外科+介入)治疗技术。率先开展的经导管先天性锁骨下动静脉瘘封堵术、主动脉外科术后主动脉-右房瘘封堵术、先天性肺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先心病术后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植入术、瓣周漏封堵术、心梗后室间隔穿孔等多项技术填补世界、医院技术空白。多次受邀赴加拿大、巴西、阿根廷、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指导当地医生开展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首位在北美发达国家指导经导管瓣膜置换术的中国医生。医院“兢兢业业好医生”称号和“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提名。
作为项目或课题负责人参与有关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九五”至“十二五”等多项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或第一完成人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介入放射学杂志》优秀论文奖、医院医疗成就奖等多项奖励;发表论文60余篇(含SCI论文),参加编写专著、译著10部(其中2部担任副主编或副主译)。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rhzl/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