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先心病治疗 >> 先心病如何治疗 >> 正文 >> 正文

专家经验分享1分站式杂交Hybri

来源:先心病治疗 时间:2021-7-12

日前收治一例复杂紫绀型先心病患儿,6个月女孩,8kg。多次发作烦躁伴氧饱和度/血压降低,经吸氧、适当镇静等处理后好转。安静时四肢氧饱和度在65~73%之间。听诊胸骨左缘3-4肋间有3/6级收缩期杂音。经超声和CTA检查(见下图),诊断:右室双出口(S.D.D型,心内膜垫型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房间隔缺损合并无顶冠窦综合征,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左冠窦,右位主动脉弓。

临床印象

低龄低体重患儿,反复缺氧发作。临床诊断为复杂先心病,右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狭窄,肺动脉发育可,左心室发育差,左室舒末容积指数18.4ml/m2,无一期矫治手术条件。

治疗方案

行分站式杂交手术,即第一步做右室流出道支架植入,扩大右室流出道增加肺部血流,锻炼左心室。半年到一年后根据左室发育情况做右室双出口矫治术。

思考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复杂先心病的内、外科治疗日趋完善,在国内外很多大的心脏中心创造了一站式或分站式杂交治疗方案,做到了先心病治疗的个体化、导管化、微创化。上述病例按照指南常规应做两次分期手术,第一期做体肺分流术(B-T分流/中央分流等),二期再做根治手术,这种手术方案创伤大,特别是二期手术心脏黏连重,术中风险大。一期采取不用开刀的介入治疗方法,可以极大的减少手术风险,提高生存率。

另外常见的分站式Hybrid手术还有依赖动脉导管未闭供血的复杂先心病(肺动脉闭锁、三尖瓣闭锁等疾病),在适应症范围内,先行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术,替代传统姑息性主-肺动脉分流手术。不需开胸,通过经皮导管介入方式即可完成,创伤小、安全性高,为动脉导管依赖型紫绀先心患儿找到了一种新的早期姑息性治疗方案。这是“先介入再外科”的典型分站式杂交治疗方式。

还有一种“先外科再介入”的分站式杂交治疗方案,即外科预处理后的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改良FONTAN术)的介入治疗技术:先期做上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双向Glenn术),术中做腔静脉预处理,肺动脉发育后再经介入行全腔-肺动脉连接术,避免了二次手术风险,恢复也更快。

介入技术和器械的发展,为先心病特别是复杂先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微创更安全的治疗手段。一站式或者分站式的杂交手术治疗各种结构性心脏病,在国内外大的心脏中心开展的越来越多,新的术式不断推出,这些宝贵的治疗经验如果做到规范化治疗与个体化选择,则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改变指南推荐,使之更有利于全面推广,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作者简介

      

张刚成,主任医师,教授。现医院先心病中心主任,心脏动力实验室负责人,国家卫计委先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导师、负责人,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教授、硕导,汕头大学医学院兼聘教授。主要从事专业:结构性心脏病及肺动脉高压领域的介入诊断和治疗。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rhzl/6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