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种类繁多,复杂多样,治疗时机、方法、费用及效果等也有较大差异,非专业医生及病儿家长对于先心病的治疗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甚者失去治疗机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先天性心脏缺陷的孩子可能会自然闭合,绝大多数的先心病都需要手术治疗。那么我们就来跟大家仔细谈谈先心病与先心手术的问题
先心病有哪几种类型先心病有多种类型,大概来说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好治,一种不好治。
情况1心脏没有分流或是“左向右”分流,如常见的房缺、室缺或动脉导管未闭,病情较轻,没什么症状,心电图及X线检查也没有异常,病情为轻度或中度,这种情况比较好治,一般都可通过手术治疗,逐渐康复。
情况2如果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即“左向右”和“右向左”分流并存),或者心脏病变程度较高(如心脏为“右向左”分流),病情较重,这种情况不太好治,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改善心功能。
先心术前术后有什么要注意的么做心脏手术,不像看个感冒、发烧那么简单,医院当天就能做。
手术前,需要做一系列全面系统的检查,看看身体情况怎么样?适不适合做手术?这样,才能尽最大可能确保手术的成功。因此,医院做手术前,需要认识到以下几点:
01
合并有其他疾病
在检查时,如果发现先心病孩子还患有其他疾病,如感染性皮疹、肝肾功能损伤等,要及时治疗这些合并性疾病,等这些疾病治好后,再治疗先心病。
02
防止肺部感染
如果孩子得的是房缺、室缺或动脉导管未闭,这类先心病“左向右”分流造成肺部多血,很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家长一定要小心照顾,如果有感染,要积极治疗,防止发展成肺炎甚至心衰,等治好后再做先心病手术。
03
紫绀型先心病
这类孩子多见于法洛四联症,在新生儿期就表现出明显的口唇青紫、喂养困难,稍大的孩子体格瘦小,走路“蹲踞”,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家长要给孩子多饮水、多休息、注意保暖,不要剧烈活动或哭闹,注意控制孩子的活动量,防止“缺氧发作”。
为何有些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需要分期手术?分期手术或姑息手术是指在目前病情下,尚不能进行根治而采取的手术或治疗,尽可能缓解和控制病情,为下一步的根治创造有利条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增加肺血:
目的使肺血增多,减少或减轻心腔压力负荷。药物保持动脉导管开放提供肺血来源的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心病如肺动脉闭锁、严重法洛四联症,在出生后当动脉导管趋于闭合时,发绀迅速加重且引起猝死。
诊断一旦确立应采用静点前列腺素E1保持动脉导管开放,给患儿创造生存及进一步手术的时机。
进行体——肺分流术增多肺血临床用于肺动脉发育极差的法洛四联症,婴儿期肺动脉闭锁、三尖瓣闭锁伴肺动脉狭窄者等。
用Gore—Tex管道连接肺动脉和左或右与锁骨下动脉或升主动脉来增加肺血。
体静脉——肺动脉分流术(腔肺吻合术)增加肺血临床用于功能型单心室伴肺动脉狭窄病人。
将上半身静脉血(等于1/3体静脉血)在低压下直接进入肺动脉进行氧合作用,不再流入右心房,“自右向左”的分流量相应减低,因而减轻右心室的负担约35~45%。
(2)减少肺血:肺动脉束带术(Banding术):
对伴有大量左向右分流的婴儿病人进行的一种减状手术。希望能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防止或终止肺血管阻塞性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主要适用于功能性单心室伴肺动脉高压者,采用肺动脉束带术限制肺血管阻力上升,以等待下一步手术时机。
姑息手术后要等多久进行根治手术?根治手术的时间受姑息手术方式、心脏及肺血管发育、诊治条件等制约,一般做完姑息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包括心电图、胸片、心彩超,必要时要心导管检查,由医生总体评价后再作决定。
关于先心病我们大家有什么样的误区呢?误区一
先心病治疗效果差,治疗后也不能正常工作生活
随着医疗设备和技术的提高,目前大多数先心病均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儿童心血管中心的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术前无并发症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等单一畸形先心病的成功率非常高。在手术时机选择恰当、技术保证的前提下,一些复杂危重先心病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
先心病早期主要是形态方面的畸形,所以除少数不能进行解剖纠正而只能进行血流动力学纠正的先心病如严重肺动脉闭锁、较大儿童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等外,大多数的先心病患儿经治疗后可完全达到痊愈,对今后的生长发育、生活工作影响不大,可以完全达到或接近正常人水平。
误区二
年龄越大治疗效果越好
从理论上来说,越早进行矫治手术,越能减少心脏的损害,个别发达国家已经有为胎儿进行先心病手术的个例。随着手术技术和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我国小儿接受先心病手术的年龄也在不断提前,在大型儿童专科中心,对于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心病一般建议患儿在出生6个月内进行手术。
但由于医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小婴儿有完全不同于年长儿的生理特点,各脏器尚未发育成熟,对手术的耐受力低下,因此手术难度大,对各种技术要求较高;另外,不同种类的先心病有不同的手术适应症,年龄要求也不一样。
所以,先心病手术的最佳时间应该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而定。对严重的心血管畸型,如大动脉错位等,应按病儿的不同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在新生儿期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远期效果和挽救患儿生命。
误区三
先心病治疗费用昂贵
先心病的治疗费用与患儿的病情轻重、年龄和手术中使用的材料有关。患儿年龄小、病情复杂,需使用的材料如人工肺、超滤器等要求较高,术中、后治疗难度大,因此,治疗费用相对较高;而年龄大、病情轻而不使用昂贵手术材料者,费用低。因此,不同情况,治疗费用不同。
误区四
盲目等待自愈
先心病尤其是一些严重复杂畸形经常发生肺炎、心功能不全、生长发育迟缓等并发症,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是将心功能不全误作肺炎进行长期治疗,或试图增加营养等手段改善体质后在进行手术治疗。
但由于许多病情是由于心脏本身病变所致,不从根本上治疗先心病,这些病状是不能得到改善的,反而延误治疗。在心血管内外科医生共同研究后制定治疗方案是最佳方法,必要时需急诊进行手术方能挽救患儿生命。
误区五
四处寻找和等待非手术治疗方法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一些先心病可通过介入技术得到治疗,介入治疗有创伤少、恢复快、美观的优点,费用相对较高。
目前对介入治疗效果较好、技术成熟的先心病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某些部位的室间隔缺损。但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优缺点,应根据利弊大小而选择。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sszl/1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