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超声部落酋长孔令秋
来源:超声俱乐部?原创
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好书...本来,成都的雨跟天气无关,跟天气预报也不相干。但南方雨季一到,成都就分外潮湿。一周可以当着太阳下三天,躲着太阳下四天,全然没有章法。于是,整个蓉城都像涂抹了保湿霜一样,忒也腻歪,令我们这些北方人甚是不快,只恨不得在裤裆里塞满樟脑丸防蛀。虽是玩笑之语,但我家那箱子书被虫子咬了却是事实。老婆说,只须将爱书之人脑瓜斩下,挂于避光通风之处,同样有晒书的功效。这倒与郝隆七月七日袒胸露腹,晾晒腹中诗词歌赋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次晒书大会,主要是凉晒自己学习超声期间看过的书籍,一方面为自己的学习岁月留念,一方面也交流一下学习心得体会。由于本人并非超声科医生,所以阅读过的书也以心脏超声为主,愿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得广大网友推荐更多优秀的书籍。翁同龢曾说,世上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句话对于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的医生来讲,同样具有勉励之功。
1.现代超声心动图学(张贵灿,福建科技出版社)这本由张贵灿独著的《现代超声心动图学》是张运院士作序推荐的,也是我还是一名实习生的时候看的第一本超声专业书。我记得那时候还是第一版,封面也不是这样子的。当年,我们趁暑假的时候,医院超声科,跟着他们学习超声检查。也正是因为这种躲在超声检查室内跟师学艺,被无数人赶出来过。而今,回首往事,不会红着眼也不会红着脸,这本书的内容也忘记的差不多了,我记得它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超声心动图,最重要的是掌握标准切面。
2.超声医学(郭万学,人民军医出版社)《超声医学》一度作为我们大型医疗设备上岗的指定参考书,内容如何,很多人比我有发言权。作为一本大超声著作,对于基层医生的参考价值似乎更大。我读研究生期间还是第四版,后来又有了第五版,同时改为了铜版纸印刷,但内容似乎缩减了三分之二,而今是第六版了,改为人民军医出版社发行。很多细心读书的网友曾专门为这本超声著作挑刺儿,也确实发现了很多硬伤,望作者和出版社今后确实能够做到择善而从,及时修改。
3.临床超声心动图学(刘延龄,科学出版社)在学术界能够做到夫妻共同创作一本经典图书的案例并不多,作为超声心动图的经典参考书,医院刘延玲夫妇撰写的本书,似乎个人特色更为鲜明,前后呼应做的也相对较好,全书浑然一体,唯一的缺点是理论性较强,但超声图片过于陈旧。本书已经更新到第三版,不知道这个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
4.临床超声心动图学(OTTO,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CatherineM.Otto博士是心脏超声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她将复杂的超声心动图学编写成一本浅显易懂的入门读物,目前已经更新到第4版。通过本书,您既能学到关于超声物理基础、图像采集、主要技术和疾病的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又能了解一部分高级超声技术。本书增加了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一章。对比以上两本《临床超声心动图学》,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国内和国外超声医师对于该技术的理解截然不同,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超声科医生和临床医师对于该技术的运用截然不同。国内更为重视诊断和鉴别诊断,国外更为重视血流动力学和临床应用。
5.瓣膜性心脏病(OTTO,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这本书和前一本《临床超声心动图学》作者都是OTTO老太太,作为国际巨著《Braunwald心脏病学》的姊妹篇,本书全面展示了目前心脏瓣膜病的诊疗进展。当我们还停留在如何测量瓣口面积、如何使用高新技术评估高血压心脏病的时候,我们的同行确是在进行大型的临床注册研究,完全参与到了临床诊疗中。再回过头来看看国内有关瓣膜病的著作,无非就是强心利尿扩血管这几招,无非就是如何使用超声评估瓣膜狭窄和反流程度这些最最基础的内容,我们怎能不为之汗颜。是的,我们要和高个儿的人在一起,和高个的人在一起,我们才不会驼背。
6.超声心动图诊断思维解析(刘延龄,科学出版社)这部医院的超声图谱,有网友和我持相同意见,即:该书其实是结构性心脏病的超声图谱,书名为超声心动图诊断思维解析并不确切,但即便如此,本书仍然风采奕奕。个人以为,若刘延龄教授能够将本书中的精美图片整合到自己的《临床超声心动图学》中,则有大功于千秋。
7.菲根鲍姆超声心动图学(张运,人民卫生出版社)称呼作者菲根鲍姆教授是现代超声心动图学的奠基人丝毫都不为过。按照他个人的影响力,完全可以召集一个写作团队,聚沙成金。但他仍然坚持个人独立写作的风格,以一人之力完成了这部国际超声心动图学的巨著。和所有国内超声著作不同,国外的超声书籍多是临床医生撰写,因此他们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确实落后一步,但对于临床应用的经验,又比我们丰富。所以临床心内医生对于这本书的喜欢应该超过超声科大夫。
8.中华影像医学-超声诊断学卷(邓又斌,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发动国内影像学翘楚,立志出版一套影像学的经典丛书。其出发点是好的,但这套丛书的质量一直是参差不齐,这一本超声还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个人以为不适合我,但对基层的大超声大夫应该有用,专门从事超声心动图的人员,内容有些单薄。
9.实用超声心动图学(高云华,唐红;人民军医出版社)医院唐红教授和医院的高云华教授主编的《实用超声心动图学》,观点比较独特,内容简约,适合初学者和基层工作人员。有细心的读者发现书中部分彩色多普勒图片是黑白的,那是因为本书开始写的时候,国内大部分的超声书籍都是黑白印刷的,但由于本书写作周期很长,数易其稿,所以出版时,有些图片为了保持原状就没有更改,但这并不影响阅读。
10.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超声图谱(唐红,人民军医出版社)医院唐红主任的影响力,号召人共同撰写超声图谱想来也非难事,这部先心病图谱却是她一人之力的结晶,较医院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历程。本书可以作为超声科医师学习先天性心脏病的入门级书籍进行参考阅读。
11.AtlasofUltrasoundinObstetricsandGynecology(PeterM.Doubilet,LWW)该书中文版由唐红教授组织翻译,即将上市,本书不仅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图像清晰,在正常解剖及正常超声图像的基础上,对妇产科疾患及异常超声种病变的超声所见做了全面的介绍,更对胎儿发生发育异常有系统的超声图像描述,有些图像可以说是妇产科医师可遇而不可求的,甚至对超声专业医师也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12.实用心内超声心动图及其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任建方,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自从我回归临床从事心内科介入治疗后,这个图书就是我案头常客,现在我们开展射频消融术,还是很喜欢心腔内超声的,只是这个技术太贵,不适合推广,医院开展。
13.超声心动图学(王新房,人民卫生出版社)这是我国最早编著的《超声心动图学》,先后多次出版,近30年来陶冶来一代又一代从业人员。由于参加人员较多,很多观点前后并不统一,且编写体例及图片处理水平上也是参差不齐。对比前几版的内容,知识更新速度较慢,且未能涵盖超声临床应用的细节。即:本书告诉了我们超声可以干啥,但却未能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做,是为这部经典著作最大的问题。
14.心脏外科学(朱晓东,人民卫生出版社)作为超声检查者,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于不知道临床在做什么,也不知他们在想什么;所以我始终认为,无论临床医师以何种身份定义我们,超声检查者都应该是一名大夫,而绝非辅助检查的技师。若不能去临床轮转,平时多翻阅一下他们的经典作品,未尝不是一个捷径。
15.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实用技术(李治安,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本书介绍的是第一个进入术中监测主流的影像技术。实时二维以及多普勒技术对心脏解剖和生理的生动展示,可以迅速使怀疑论者相信TEE的应用,能够优化患者治疗方案。对于熟悉利用有创技术监测血流动力学的临床医生来说,正确解读TEE图像及多普勒技术着实是一种挑战。多变自角度和多种成像切面让习惯于术中评估的临床医生有了新的视角。
16.先天性心脏病多排螺旋CT成像与诊断(戴汝平,科学出版社)阅读本书,你会感觉,掌握“一门”超声之外的影像技术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我们无须妄自菲薄,也无须夜郎自大。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检查技术是万能的,但离开了哪个都是万万不能的。多排螺旋CT(MDCT)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特别是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有其优势,属于无创性检查,合理应用有助于提高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正确率。本书介绍了MDCT工作原理、先天性心脏病MDCT检查方法,对心脏大血管系统的胚胎发育和发育畸形、正常心血管CT解剖及先天性心脏病CT节段分析法做重点介绍。
17.实用心脏外科解剖图解(苏业璞,人民卫生出版社)掌握心脏超声就是掌握心脏解剖。苏业璞、周其文主编的《实用心脏外科解剖图解》是一本学习和掌握临床心血管外科疾病应具备的心脏解剖知识的重要基础参考书籍。本书全面详实地将有关心脏解剖以图解的方式进行介绍,将心脏三维立体空间形态解析为多方位切面的二维平面像,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去观察研究心脏这一人体循环系统核心器官。在绘制和描述心脏形态结构的同时,以临床实用的形式指明了心脏各部位的结构特征,以及在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治、放射诊断及手术技术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具有可靠的临床实用性和明确的示意性,能够更有效地引导读者对心脏结构及心脏病的理解和掌握。
18.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学(何奔,人民军医出版社)阅读本书是为了掌握心导管检查的原理和方法,以平等的姿态与心导管医生进行学术交流。本书分14章,介绍了理想的心导管室、导管室影像技术、血管路径、胎儿心脏介入治疗、婴幼儿心脏介入治疗、心瓣膜病、间隔缺损、主动脉肺动脉分流、动静脉瘘、梗阻性异常、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动脉瘤、心脏镶嵌治疗及左心耳封堵治疗等,重点阐述手术适应证、并发症及介入治疗的方法与技巧,是一本有价值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实践指南。
19.充血性心力衰竭(霍森普德,科学出版社)心力衰竭是一个临床诊断,它并不等同于超声检查中EF值的下降,也不等同于实验室检查中BNP的升高。
正确理解心力衰竭,是正确治疗心力衰竭的前提
20.人体病理生理学(王迪浔,人民卫生出版社)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个就是一本病理生理学的教材。我一直错误的认为,大学基础课程毫无用处,但在在临床摸爬滚打久了才知道,其实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我们还没有发现它的用处,那说明我们还未曾真正的动脑筋学会怎么去用它。病理生理学,开启医学奥妙之门的金钥匙。
小编寄语:
终于知道学霸是怎样练成了!!!
小编光整理排版就累的趴下了...这居然是一个人看完的。。。
算了,对我来说分享一下来的更容易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也请为曾伴您成长的书籍和作者点个赞吧!
乐工作,享生活!
超声俱乐部(ULSclub)——数万“超人”的掌上家园:我们以不一样的视野,带给您不一样的视界.传播可信赖知识,传递医界正能量。
欢迎大家投稿!
投稿邮箱:ulsclubqq.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zlff/6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