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先心病治疗 >> 先心病免费治疗 >> 正文 >> 正文

之江心学冠心病患者能否进行高强度锻炼

来源:先心病治疗 时间:2021-8-9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本期作者简介

李雪灵,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医院心内科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各类心血管疾病诊治及相关研究。

本期指导作者简介

金钦阳,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浙江省康复医学会青年委员。目前主要从事心力衰竭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既往认为冠心病患者因心肌耗氧增加并不适用于高强度的运动锻炼,然而近年有研究发现高强度锻炼能有效改善血管功能、心肺适应性,对冠心病患者也有好处。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是当前健身届最火的项目,比传统有氧运动具有明显短而有效耗氧、燃脂、提高心肺耐力的作用。但HIIT是否适用于冠心病患者,其安全性及长期可行性如何目前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JAMACardiology[1]上一项研究比较了HIIT与中等连续训练(MICT)在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中的可行性、安全性、依从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与中等连续训练相比,HIIT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脏康复患者的心肺功能,且具有长期安全性,可基于家庭环境中实施,该研究支持将HIIT作为中等强度运动的辅助或替代方案纳入心脏康复训练项目。

该研究经护理健康和昆士兰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单中心随机临床实验,数据来源于.05-.12医院接受了为期4周的有监督的心脏训练康复计划,随后行家庭训练和12个月的随访。共纳入96名年龄18-80岁,血管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其中93名参与者符合心脏训练康复计划被允许参加心肺运动试验。HIIT方案为4×4分钟高强度间歇训练(热身3min-高强度4min-间歇3min-高强度4min-间歇3min-高强度4min-间歇3min-高强度4min-拉伸调整3min),高强度主观体力评分(RPE)达到15-18分,间歇为中等强度,RPE11-13分。40分钟MICT方案:热身3min-中强度34min--拉伸调整3min。实验主要是通过CPET检测基线、4周、3月、6月及12月心肺功能指标(耗氧量VO2峰值),安全性在整个研究阶段持续评估。可行性、饮食、生活质量以及心理情况通过问卷形式进行。图1.研究方案流程图该研究共93名患者,78名(84%)为男性,平均年龄65岁,46名分配至HIIT组(图1和表1)。共86名患者完成4周心脏康复训练,有43名为HIIT组患者,69名完成12月随访测试,其中HIIT组有32名。

表1.各组人群基线情况

4周的心肺功能检测结果显示,HIIT组患者VO2峰值增加10%,MICT组仅提高4%。其中HIIT组平均摄氧量峰值2.9±3.4mL/kg/min,MICT组1.2±3.4mL/kg/min,均差为1.7mL/kg/min,P=0.02(表2)。经过12月随访,HIIT组和MICT组患者的VO2峰值较基线有类似的改善,其中HIIT组改善了10%,MICT组改善了7%,提示HIIT的心肺改善具有长期有效性。在安全性方面,整个随访过程中共9例严重不良事件,其中HIIT组6例,经治疗医师评估这些事件均不是运动训练的结果,因不良事件停止康复训练的概率较低。

表2.心肺健康、运动测试变量、心肺危险因素和生活质量的疗效结果

HIIT组患者的平均RPE(主观体力评分)高于MICT组,HIIT组达到16.3±1.3,MICT组为12.4±0.6(P0.)。类似RPE结果,HIIT组患者平均心率也明显高于MICT组。第二阶段家庭训练中,两组RPE仍能持续维持相似水平。初期监督阶段,患者依从性均较高,HITT及MICT组均达到91%(39/44)。随后家庭锻炼期间,随着监督减少,随访12月时HIIT运动依从性降至53%,MICT组41%。综合锻炼强度及依从性,结果提示HIIT在改善VO2方面优于MICT锻炼(P=0.02)。此外两组锻炼可行性基本一致,无法完成锻炼及心理评估结果类似。在血压方面,与HIIT组对比,MICT组患者血压相对较低(收缩压:HIIT组2±11VSMICT组-3±12mmHg,P=0.03);但对于高血压患者,HIIT组同MICT一样均能显著降低血压。此外两组间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或相关的饮食和身体活动以及生活质量领域改善在研究期间均未见差异(表2)。结论:该项研究发现4周监督训练下的HIIT较MICT更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肺健康,且不会对患者安全造成不良影响,但12个月的长期效果与MICT相似。HIIT方案安全可行,可基于家庭环境中实施,且能持续12个月。之江心学评述:

在心脏康复中,VO2峰值每提高1mL/kg/min,就能降低6%的再入院率和13%的全因死亡率。而HIIT能使冠心病心脏康复患者VO2峰值提高10%远高于MICT组的4%),可见HIIT较MICT更具有临床意义。研究中发现在无监督训练中,有38%MICT患者进行高强度训练,HIIT组患者未坚持按高强度持续训练,故两组长期效果类似。结合VO2情况,在监督心脏康复训练的情况下,患者每周行3次HIIT锻炼,临床获益明显。该项研究具有一定局限,女性、糖尿病、心衰等患者比例较低;两组患者运动强度及RPE存在交互改变,MICT组患者锻炼频繁,后期训练强度比预先设定明显增高。在心脏康复项目中,HIIT可作为标准中等强度锻炼的替代或辅助手段,具体康复方案应根据患者自身体质、目标、偏好和能力来制定。

参考文献

Taylor,J.L.,D.J.Holland,S.E.Keating,etal.,Short-termandLong-termFeasibility,Safety,andEfficacyofHigh-IntensityIntervalTraininginCardiacRehabilitation:TheFITRHeartStudyRandomizedClinicalTrial.JAMACardiol,.10.1/jamacardio..

医院心血管内科简介

心内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方面人才。医生42名(其中博士学位18名,硕士学位18名);正高职称10名,副高职称13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护理人员60人,副主任护师2名。目前有张床位,其中CCU20张,心导管室3个,心功能室1个,拥有世界最先进的DSA机3台、电生理仪2台,飞利浦心超机1台。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同时也是浙江省仅有的一家同时具备“冠脉介入、射频消融和起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成人)”三大心脏介医院。是中国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CRT植入技术培训基地。是国内最早引进先进的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医院之一,在无X射线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也是国内最早应用冠脉内血栓吸出术治医院之一。应用经皮心肺辅助循环支持技术(叶克膜),打破极危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禁区。在省内最早采用介入技术封堵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努力拯救高危患者的生命。在浙江省率先应用Ampla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包括在国际心血管病研究领域最顶尖的杂志Circulation、Hypertension、JournalofHypertension、AmericanJournalofHypertension、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等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其它厅局级等课题40余项。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各1项。

未来可期

王利宏主任简介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心内科主任、大内科教研室主任,杭州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工作。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心脏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长三角心血管联盟副主席,浙江省心血管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入选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在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国家重点专项十三五计划、国家卫计委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心电与循环》、《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编委,Diabetes、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等杂志审稿人。是国家卫生部心脏介入手术培训导师,已主刀完成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左心耳封堵术和先心病、冠心病介入手术等数千例。

往期回顾

、之江心学: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物增加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之江心学:体表心电图预测房颤和卒中--房间传导阻滞和P波时程介绍

、之江心学:急性心梗患者的亚临床甲减是否需要治疗?

、之江心学:MitraClip手术后导致医源性房间隔缺损

、之江心学:NSAIDs增加心梗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出血风险

、之江心学:口服抗凝药物的房颤患者血压与事件之间也存在“J型曲线”

、之江心学:鱼和熊掌:经静脉ICD和皮下ICD的前瞻性研究结果公布

、之江心学:EP指导下左房后壁消融在不合并左房低电压持续性房颤中的作用

、之江心学:存在有导线起搏器置入禁忌的患者,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安全性如何?

、之江心学: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双联抗栓治疗是否可以减量?

、之江心学:长QT综合征患者心尖段左心室收缩时间延长的预测价值介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hjfu.com/xxbmfzl/67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